評論交流

悲壯的歌樂山

出處:宣傳部  文字:戴璐  編輯:管理員  時間:2022-03-31
字體:放大 縮小

少年時讀《紅岩》,看《烈火中永生》,吟唱《紅梅讚》,江姐等英雄形象及歌樂山悲壯的故事便始終縈繞於胸。後來我成為了一名共產黨員,多年來,拜謁歌樂山始終是心中的一個情結。

  臨近清明,我終於有機會來到了山城重慶。輪船一抵達朝天門碼頭,便迫不及待地驅車直奔歌樂山烈士陵園。

  歌樂山位於重慶西北郊。這裏群山連綿,林木蔥蘢,遇風雨則萬籟齊鳴,空穀傳音,古人會意稱之為歌樂山。但歌樂山之所以揚名海內外,卻並非因為它的秀美,而是因為眾多共產黨人的鮮血染紅了它的緣故。

  我們沿著幽幽小徑拾級而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浩氣長存的烈士群雕。座座磐石,赫赫群英,氣勢磅礴,栩栩如生。在絡繹不絕前來憑吊和瞻仰的人流中,我發現了一群藍眼睛黃頭發高鼻子的西方人也擠在其中。他們的神情十分專注,眼中閃射出一種特殊的敬意。從這敬意裏,我讀出了“英特納雄耐爾”這句歌詞的深刻內涵。

  80多年前,歌樂山是“中美合作所集中營”的所在地。1939年國民黨反動派在這裏秘密設置了“白公館”和“渣滓洞”兩大監獄,成了中美反動派倒行逆施的人間魔窟。在這兩座條件惡劣的監獄裏,被關押的多為我黨精英和許多愛國民主人士。如中共四川省委書記羅世文,中共川西特委軍委委員車耀先,抗日愛國將領黃顯聲,《西北文化》日報社社長宋綺雲,《挺進報》特支書記陳然,中共重慶市委委員許建業,中共下川東工委聯絡員江竹筠等。在那鐵窗黑牢裏,革命誌士們受到了種種滅絕人性的酷刑摧殘。然而,他們視死如歸,始終不屈不撓,“願以我血獻厚土,換取神州永太平!” 

  1949年底,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挺進西南。蔣介石逃離重慶前夕,密令屠殺了關押的全部政治犯。一個淒風苦雨的夜晚,歌樂山下槍聲大作,近200名革命誌士恨飲槍彈,倒在血泊之中。烈士們仰天長嘯,慷慨高歌,呐喊聲震天撼地……遙想那驚心動魄的情景,令人熱淚盈眶,熱血沸騰。

登上歌樂山的我仿佛置身於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疆場,回蕩在耳邊的是革命者那激昂豪邁的告白:“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難,我們願意把這牢底坐穿!”我不禁陷入沉思:擁有今天且歌且樂生活的人們,特別是共產黨員,應該怎樣做人才無愧於先烈,無愧於初心?

  歌樂山,這悲壯的山,殷紅的山,是一座碑,當永遠屹立在我們心中!

(作者係湖北省武漢市作家協會會員

 


關閉】 【打印
上一篇: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緬懷恩師戚雅仙老師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