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藝新聞

我最喜愛的老師|沈文瀟:音符載初心

出處:宣傳部 文字:王陶然 編輯:俞珂瑤 時間:2022-10-28
字體: 放大 縮小

鋼琴的音色是單純而豐富的,柔如冬日陽光,盈盈亮亮,溫暖平靜。跟隨著陣陣鋼琴聲,在走廊盡頭的琴房駐足,推門而入,坐在鋼琴前的便是浙江藝術職業學院音樂學院專任教師沈文瀟。

音樂學院沈文瀟照片1.jpg

2017年,沈文瀟從上海音樂學院畢業,進入專業藝術院團,從事專職作曲。在積累了一些寶貴的實踐經曆之後,為追尋心中熱愛的教育事業,2019年,她來到浙藝,承擔音樂學院《視唱練耳》《和聲》《音樂製作專業課》等課程的教學工作。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沈文瀟的教齡不長,但浙藝滿載著她與學生的美好回憶。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作為一名作曲及理論課程的教師,她認為學習音樂最重要的就是打好理論基礎,隻有牢固的地基,才能造就挺拔的高樓。“因材施教”是她一貫以來踐行的教育方針,針對不同專業學生的特點,進行不同課程的設計。“寓教於樂”是她逐漸摸索出的一套教學理論,在相對枯燥的理論授課過程中,巧妙地融入學生們的興趣點;引導學生體悟“學”的樂趣,培養“思”的意識,提高對“樂”的實踐能力。作為2020級鍵盤班的班主任,她能體會“00後”的內心世界,溫和親切、熱情充沛,學生們都把她當成知心姐姐。她班上的一位學生說:“沈老師的課堂從不拘泥於課本,對課程總有自己獨到的理解與想法。”將專業知識與日常生活相結合,讓學生在輕鬆有趣的氛圍裏收獲知識,這就是沈文瀟的授課魅力。

1.jpg

在教學上,她是有氣度有深度的引路人;在生活中,她是有溫度有風度的知心人;與學生亦師亦友,共同成長。沈文瀟是忙碌的、貼心的。她的身影不僅僅在教室裏,也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宿舍、琴房、圖書館……她從細微之處教導和關愛學生,雖然平時事務繁忙,但是她從未缺席學生們的重要時刻。在去年的元旦來臨之際,沈文瀟親自編創曲目,組織元旦晚會,和2020級鍵盤班的學生們一同分享快樂。她說道:“我們特意找了設計學院的同學為班級設計Q版全家福,每個人都有獨屬於自己的頭像。” 班裏的每一位同學她都沒有落下,親手寫下祝福卡片,殷殷寄語,是沈文瀟對學生們的美好祝願。她特別喜歡班級內的集體活動,每一次活動在促進班級凝聚力的同時,都能讓她發現學生們身上的閃光點。她坦言,“學生們也會給我寫信,字裏行間的語句都特別打動我。在和學生們的相處中,自己也隨著他們一同進步與成長。”看著一個個滿是燦爛笑容的學生,沈文瀟愈發堅定了自己作為一名教師的初心。

4.jpg

沈文瀟認為,心之所向,素履以往。作為老師,應堅守自己的熱愛。想做的事情,就要努力去完成,讓學生喜歡你的課,喜歡你任教的學科,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她從學生的眼界和認知出發,幫助他們在思辨中產生學習動力,在挫折和奮鬥中收獲寶貴經曆。教學之餘,她的腳步也從未停歇。她聚力重大主題音樂創作,用音樂致敬抗疫英雄、謳歌黨的百年曆程、傳遞亞運力量,在身體力行中表達音樂創作者的初心與擔當。她創作的作品有管弦樂《腔之韻》、民族室內樂《雲水間》 、歌曲《心的獨白》、抗疫歌曲《青聯的力量》等。沈文瀟曾擔任數十場大型晚會、音樂會的作曲與配器,其作品獲得浙江省文化藝術發展基金、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創作項目資助,被邀請為多個樂團與學校創編作品並獲藝術節比賽獎項。她堅持教研結合,積極參與各類學術研究,聚焦浙江本土文化、詩樂文化,借助傳統文化流淌的傳承動力,構建音樂對生活的映射與感悟。入校以來,她獲得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教師教學能力比賽一等獎、“優秀教師”“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主持、參與省部級、廳級、校級課題十餘項,公開發表論文多篇;指導學生獲浙江省大學生新苗人才計劃、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三等獎、音樂作品獎等榮譽。

3.jpg

她也享受閑趣雅致,把時間留給生活,做自己認為幸福、有意義的事。用書籍給心靈“充電”,用手作回歸專注,用腳步丈量世界,讓身心慢慢沉澱。

三年的講台歲月,三年的點滴栽培,她用溫暖的愛守護著每位學生的成長,用堅實的言行詮釋著為人師者的初心與責任。彩色的音符在音樂的長卷中跳躍,那是沈文瀟譜寫的斑斕樂章。



關閉】 【 打印
上一篇:雙高建設在路上 | 越音易通上線:指尖滑動一小步,越劇傳承邁新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