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藝新聞

浙藝群舞《東流山上杜鵑紅》即將出征第六屆全國大學生藝術節

出處:舞蹈係 文字:潘藝鑫 圖片:舞蹈係 編輯:杜俏俏 時間:2021-05-07
字體: 放大 縮小

56日,我校黨委書記薛亮,院長黃杭娟,副院長支濤,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馬向東和教務處相關負責人來到舞蹈係排練廳審看即將出征第六屆全國大學生藝術節的現當代舞劇目《東流山上杜鵑紅》(原名《這裏的黎明靜悄悄》),為師生們加油鼓勁。舞蹈係領導班子、創作團隊就該節目的創作初衷、創作思路和排練過程作了彙報,2019級編導班和2017級五年一貫製班的20位同學將一年來辛苦排練的成果現場預演。

《東流山上杜鵑紅》曾榮獲2020年浙江省大學生藝術節獲群舞一等獎、第11屆浙江省音舞節群舞銀獎。該作品以“皖南事變”為曆史背景,以浙江寧波籍幸存女戰士毛維青的視角來述說新四軍戰友們的點滴故事,向觀眾藝術化呈現當年這些新四軍女戰士們在怎樣恐怖的環境中,為了共產主義事業這一偉大信念而不怕犧牲的場景。1941年皖南事變中,戰鬥在醫療衛生、文藝團體、機要通訊等部門的50多位新四軍女戰士不幸被捕,受盡了國民黨反動派的百般淩辱和摧殘,其中最具代表性人物是浙江籍新四軍女戰士施奇,16歲的花季年齡,勤儉樸素,軍政訓練成績優秀,本可以提前撤退卻向組織請求留下,希望能和戰士們一起經受戰鬥的鍛煉和考驗。她不幸被俘,在國民黨特務的威逼利誘下,大義凜然、視死如歸,最後被殘忍地活埋。

薛亮作動員講話。他說,百年恰似風華正茂。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100年前的共產黨員,和同學們現在的年紀相仿,在風華正茂之時踏上了革命的征途。舞蹈係的老師們非常用心,從去年開始,圍繞真實革命故事創作了這個舞蹈作品,成功入選文化和旅遊部慶祝建黨100周年“百年百部”優秀小作品創作扶持項目。感謝舞蹈係師生們用出色的創作和演繹為學校贏得榮譽。薛亮希望師生們代表學校在全國大藝節舞台上賽出風格、賽出水平,把自己最精彩的一刻、最燦爛的一麵留給觀眾。他預祝大家取得優異成績,再一次奠定浙藝舞蹈係在全國藝術院校舞蹈表演專業中的地位。

從2020年5月開始,編導李毅源,排練教師楊博文、趙瓊琳和20位同學一起投入到節目創作和排練中,為了呈現更好效果,前後一共進行了6次大的修改,包括人物設定、結構設定、情節設定等,而每一次修改都意味著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排練。一年來,師生們利用課餘時間和節假日休息時間,幾乎每天都排練到晚上12點,李毅源深沉地說道,“每一個孩子都哭過,可是大家都堅持下來了。”

談到創作感想,李毅源表示:“好的作品一定是反映時代主題的,為了迎接建黨100周年,我最初想找一個跟浙江有關聯的曆史故事或曆史人物。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多次到浙江省革命烈士紀念館和杭州市革命烈士紀念館調研,希望能找到一個有特殊共情點的感人故事,同時又能通過幾分鍾的舞蹈藝術把故事交代清楚,但這個過程很艱難,遲遲沒有很滿意的發現。最終,靈感來自於我從小對新四軍的情結,對當年由8個省的先進青年、知識分子和共產黨員組成的新四軍充滿敬意,於是我發現了皖南事變中這個新四軍的故事。排練過程中一個很大的困難在於,學生不是軍人,對於作品的感受力和呈現力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心理上和身體上都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2019級編導班學生蔣欣彤表示很榮幸參加該劇目的排練,她說,“雖然過程中多次受傷,但是進步很大,想到即將要出征很興奮。當燈光亮起的時候,我們一定會對得起我們所有受過的傷。”而毛維青的扮演者、2017級五年一貫製班學生陳昱彤表示:“毛奶奶是皖南事變後唯一一個幸存的新四軍女兵,而她在今年1月份已經去世了。這個作品是以她的視角來緬懷戰友,回顧曾經戰爭的慘烈。參加排練1年了,在老師們的幫助下,從最開始對角色和故事內容的不甚理解,到現在能真正感受和表達她的情緒,在各方麵我都收獲了很多。我明白了革命戰爭年代,共產黨人隨時麵臨生死考驗,支撐他們視死如歸、革命到底的是堅定的理想信念。




關閉】 【 打印
上一篇:抗疫微電影《傾城之愛》導演那剛專訪:永懷赤子之心走在藝術創作道路之上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