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藝新聞

把藝術課堂開進江南水鄉 ——浙藝“演繹工坊”暑期文化誌願服務團隊赴烏鎮實踐服務

出處:戲劇係 文字:桐風 李昕怡 圖片:薑正旭 編輯:杜俏俏 時間:2020-08-03
字體: 放大 縮小

微信圖片_20200808225543.jpg

每天傍晚,當臨河夜市點亮燈火,在夏夜的鳴蟬聲裏,一場場充滿活力的演出為水鄉烏鎮增添了更多動人魅力。7月15日至8月15日,一支由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戲劇係表演藝術專業師生組成的“演繹工坊”暑期文化誌願服務團隊進駐烏鎮,為水鄉民眾和四方遊客帶來了精彩的藝術演出,也把藝術實踐的課堂開進了江南水鄉。

微信圖片_20200808225548.jpg


“演繹工坊”暑期文化誌願服務團隊的師生們帶來了原創肢體情景表演《穿越·夢境》《聊·齋》《夢》,作品中融入戲劇、音樂、舞蹈等多元化藝術元素,令人耳目一新。除情景表演外,“演繹工坊”還根據烏鎮景區的要求和觀眾需求,由戲劇係教師陳麗根據學生們的特長組織創排歌舞表演以及“恐龍”玩偶表演,增強演出效果,觀演互動趣味十足,現場觀眾掌聲不斷,氣氛十分熱烈。

微信圖片_20200808225552.jpg


幾位當地百姓看完演出後說,這個團隊的表演很有質量,學生們不論是唱歌、跳舞還是戲劇表演都很出彩,讓夜市更有人氣。一位來自廣東的遊客表示,這次來到烏鎮,原以為不在戲劇節期間,隻能看到水鄉景色,沒想到還能欣賞到高質量的演出,完全是一種驚喜,不虛此行。而烏鎮景區相關負責人對同學們的表現更是讚不絕口:“這是一支吃苦耐勞、有紀律、有表現力、有創造力的實踐團隊。同學們的表演可塑性強,表演到位,能快速吸引過往遊客,使戲劇在烏鎮得以衍生與傳播。”

微信圖片_20200808225605.jpg


此次“演繹工坊”暑期文化誌願服務團隊由浙藝戲劇係表演藝術專業18級、19級部分學生組成。在校排練期間,同學們在老師指導下分配對應角色、舞台監督、化妝、道具、音效、宣傳等各個崗位,齊心協力傳遞出表演藝術專業“傳幫帶”精神,也凸顯了該專業一專多能的人才培養目標。同學們克服酷暑高溫,每天完成五場演出,在水鄉舞台上盡情揮灑青春汗水。

微信圖片_20200808225601.jpg


身為此次暑期活動學生隊長的盧育奇,不僅要安排每日節目表、維持團隊紀律,還在三個劇目中參演角色。在《聊·齋》中,他飾演“黑山老妖”一角,一身黑袍又厚又重,連同四十厘米高的帽子,演出裝備足有二十多斤,一場演出下來大汗淋漓。飾演“恐龍”的蔡依孜、李昕怡、 趙思懿等幾位女生,全身包裹在密不透風的恐龍裝裏,還要隨著音樂翩翩起舞,難度可想而知。但同學們不叫苦不喊累,她們說:“孩子們的笑聲,觀眾們的掌聲,讓我們收獲了幸福與滿足。”同學們心中藏著一份沉甸甸的願望:“一名好演員,要經曆舞台的千錘百煉才能打好基礎。在烏鎮,我們要學會自我發掘、自我組織、自我激勵,要將最好的精神麵貌呈現在大家麵前,因為我們都是浙藝人。”

微信圖片_20200808225557.jpg


2015年至今,我校戲劇係表演藝術專業已連續五年應邀參加烏鎮戲劇節的劇目展演、古鎮嘉年華等演出及文化誌願服務,建立烏鎮實踐基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烏鎮戲劇節暫停一年。作為浙江省創新團隊和文化誌願者服務隊,表演藝術專業的師生們在安全防疫前提下,主動參與暑期文化誌願活動,堅持服務於浙江文化事業建設。接下來,他們還將繼續為烏鎮遊客奉獻精彩演出,同時在江南水鄉踐行藝術理想,在山水之間築夢圓夢。

微信圖片_20200808225619.jpg


關閉】 【 打印
上一篇:藝考傳捷,來聽老師同學的寶貴經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