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高建設在路上|我校與樓塔鎮研討“細十番”傳承發展 開辟校地合作新路徑
10月20日下午,蕭山區樓塔鎮人民政府文教衛副鎮長朱米華一行來我校,就深化樓塔“細十番”傳承發展誌願服務項目進行交流。校黨委副書記夏開堂,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馬向東與交流團座談。音樂係、學工部、團委負責人,校青年教學實踐誌願服務團部分教師參加座談。
夏開堂代表學校致歡迎詞。他表示,浙藝作為全國唯一一所入選“雙高”建設的藝術職業院校,與樓塔的友誼源遠流長。學校高度重視發揮藝術院校社會服務職能,一直積極開展校地合作、互贏共建工作。2016年,學校在樓塔鎮設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教學實踐基地”;2017年,樓塔“細十番”走進學校課堂,參與“綜合展演季”演出;2018年,學校與樓塔鎮人民政府簽訂《關於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樓塔‘細十番’保護傳承弘揚協議三年計劃》;2019年,學校綜合全校27個優勢、特色專業,吸收82名青年骨幹教師成立青年教學實踐誌願服務團;2020年,校地的友誼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繼續延續。近五年來,校地合作讓傳統“非遺”文化走進校園,讓院校“科班”教學深入民間,打造了一支由“老中青”組成的“細十番”國遺項目傳承人梯隊,讓傳統音樂走出一條紮實、有序的傳承、保護、發展的新路子。
朱米華代表樓塔鎮人民政府感謝浙藝多年來為增強樓塔文化軟實力做出的努力。她表示,四年多來,浙藝青年師生風雨無阻堅持每周末赴樓塔開展“細十番”新傳承人培訓誌願服務,年均開展教學40餘場,覆蓋1000餘人次,不僅對流傳曲目的記譜、演奏法等進行了規範,更將教學輻射到鎮村普通民眾、兒童,培育起一大批“新傳承人”,為樓塔“細十番”的傳承發展輸送新生力量。在樓塔鎮創建浙江省風情旅遊小鎮的進程中,校地的合作必將煥發新活力,開辟新路徑。
團委書記鄭吟代表浙藝青年教學實踐誌願服務團彙報了樓塔“細十番”傳承發展文化誌願服務項目近年實施情況。音樂係黨總支書記、主任吳樟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樓塔細十番協會會長樓正壽等就項目未來可持續發展做交流。
青年教師代表、琵琶專業副教授趙瑾發言:“作為一名琵琶教師,與其說我們在為樓塔鎮的傳承學員們教授技藝,不如說樓塔鎮的傳承基地與我們是互哺互育的共進關係。樓塔鎮是樓塔‘細十番’的保護地、發源地,隻有在清澈的源頭活水的滋潤下樓塔‘細十番’才能夠生生不息的發展,希望樓塔‘細十番’能夠帶著樓塔人共同創造生機勃勃、有聲、有意味的文化生活。”
座談會上,雙方圍繞“細十番”傳承和發展進行了熱烈真誠的討論交流。馬向東作總結講話,對進一步深化合作提出希望,既要傳承弘揚“細十番”,更要提升拓展創品牌,青年教師們要加強研究和創作,讓浙藝精神在古韻樓塔中生根發芽,努力打造校地合作的“浙藝樣板”。
樓塔“細十番”傳承發展文化誌願服務項目起源於2016年,幾年間,由校黨委班子成員帶隊,多次前往樓塔調研,學校各係部紛紛為當地公共文化服務獻計獻策,為地方發展注入高校辦學特色元素。校地雙方依托各自優勢資源,充分挖掘古韻樓塔的文化基因和品牌價值,在資源互補的基礎上,持續推進專業教學與社會實踐、誌願服務的結合,致力民間藝術的傳承與保護。樓塔“細十番”音樂進課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專題講座,在校生與“細十番”協會民間藝人同台演奏、“非遺”科研創作、成果現場展示等工作相繼開展,共同搭建傳承傳播平台,為樓塔地方發展及“細十番”項目保護發揚助力。
學校將樓塔鎮作為“雙百雙進”實踐基地,定期送演出、送講座,送展覽。舉行“踐行新思想 奉獻新時代”專場演出、“匠心之路在樓塔”學生作品展等,青年師生帶著節目、露天電影、漆器、紮染、金繕、文物修複作品等陸續來到樓塔鎮各社區居民身邊,圍繞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反邪教知識進鄉村、老屋改造等開展社會實踐,助推地方文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