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交流

呂祖謙勤廉思想的當代啟示

出處:辦公室  文字: 劉秀峰  編輯:管理員  時間:2023-04-27
字體:放大 縮小

在浙江大地,曆史上不斷湧現出傳家訓、重家風的典範,金華學派創始人呂祖謙家族的《家範》就是其一。

南宋名門望族東萊呂氏南遷金華,產生了中國思想史上重要的學術流派——金華學派(又稱婺學、呂學),把金華乃至整個浙中的文化推到到了一個高峰,成為浙東文化的重要源頭,洪邁《東陽誌》:“宋中興以後,名卿踵接,風聲習氣,一變醇厚”也。以呂祖謙為代表的金華學術思想占據了南宋至元時期的思想高地,深刻影響明清兩朝,直到當代。

一、呂祖謙思想對浙江文化的影響

(一)呂氏淵源與呂氏家風

呂祖謙開創的呂學,可謂“本於家學”(《宋史》卷四三四《呂祖謙傳》)。全祖望在《宋元學案》卷三六《紫微學案》所作案語中稱:“愚以為先生之家學在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德。蓋自正獻(呂公著)以來所傳如此,原明(呂希哲)再傳而為先生。雖曆登楊、遊、尹之門,而所守者世傳也。先生再傳而為伯恭。其所守者亦世傳也。故中原文獻之傳獨歸呂氏,其餘大儒非及也。故愚別為先生立一學案,以上紹原明,下啟伯恭焉。”全氏準確地揭示和梳理了呂氏家學的世代相承脈絡、呂學的最終形成及其承傳的淵源關係。全祖望此處所言呂本中在學術上“下啟伯恭”,正是著眼於從家族文化承傳的角度,呂祖謙對呂本中學術思想的繼承和發揚。而“其餘大儒非及也”一語,對呂祖謙的學術貢獻和地位作了充分肯定。

東萊呂氏是一個延續了幾百年的大家族,至呂祖謙祖上八代曾出過17位進士、5位宰相。呂氏先祖既是權傾朝野、清廉自守的大官僚,又多是著述等身、名重一時的宿學、大儒,究其原因,正在於深厚的家學傳承和家規家訓的教化。明理躬行、清慎勤實的呂氏家風,治學修身、以才報國的呂氏傳統,既通過言傳身教,也通過家規家範的撰述來實現代際傳承。早在呂夷簡就作有《門銘》。呂公綽、呂希純、呂希哲皆精通《禮》學。呂希哲著有《家塾廣記》,在《呂氏雜記》中亦多家禮方麵的內容。呂本中則有《童蒙訓》、《舍人官箴》、《師友淵源錄》等。到了呂祖謙,更有《閫範》《少儀外傳》《家範》《辨誌錄》等。《家範》共有六卷,分別為《宗法》《昏禮》《葬儀》《祭禮》《學規》《官箴》,從敬宗收族、明理躬行、清慎勤實等方麵闡述了其家訓思想。《宋史》讚之為“居家之政,皆可為後世法。”

儒家的學問不僅僅是著書立說,也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呂氏先賢留下的家規化成家族的家規家禮家風,代代相傳,影響鄉鄰。呂氏家學、古訓、官箴,根植於世代百姓生活,悄然影響著人們的日常言行,涵養著人們的操守,構築起優良傳統文化的堅韌基石。

(二)治學交遊與培植後學

呂祖謙先後在武義的明招山、金華城西曹家巷的麗澤書院傳道授業,既與朱熹的閩學、張栻的湘學、二陸的心學聲氣相應,又與永康陳亮、永嘉葉適合彙一區,開浙東學術風氣之先。全祖望在《東萊學案·同穀三先生書院記》中有精到的評價:“宋乾、淳以後,學派分而為三:朱學也,呂學也,陸學也。三家同時,皆不甚合。朱學以格物致知,陸學以明心,呂學則兼取其長,而複以中原文獻之統潤色之。”呂祖謙學術交遊甚廣,團結吸引了一大批來自四方不同學派的學人。一時勝流如韓元吉、辛棄疾、尤延之、楊萬裏、陸遊、周必大、薛季宣、葉適、朱熹、陳亮、張栻、陸九淵等皆樂與之交往。朱熹還將愛子朱塾送到麗澤書院請呂祖謙“調理”,且每有重要著作問世,必先聽取呂祖謙意見,兩人合編《近思錄》,足見信任程度。

呂祖謙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他反對忽視實事、不求致用的學風,強調儒者當通世務,做學問不能脫離社會實際和百姓日用之事。因此他衝破以往教育“重經輕史”的禁錮,以史書《左傳》為題材,自編教材講義,自撰科舉範文,教導學生如何立人作文,踏上仕途後要如何借鑒曆史。他製定的呂氏《學規》,講求讀書和實踐並重,對師生雙方的德行、規範、禮儀、態度都作了明確規定,是當時社會辦學經驗的總結,對後世直至今日都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呂祖謙在明招山服父喪期間,問學諸生四麵八方集於山下,竟達三百多人。而麗澤書堂更是當時讀書人向往之所。一批批有抱負的學者就是從這裏走出去,不止獨善其身,更求兼濟天下。呂祖謙倡導的“務實、守信、崇學、向善”的精神,已經成為後人世代相傳的思想精髓與文化血脈。

二、呂祖謙思想的當代啟示

呂祖謙致力於“道學”與“政術”的合一,致力於“道學”與“家教”的合一。全麵重建政治秩序和社會秩序、力主家庭家族建設是呂祖謙社會實踐的重要內容。他彙編的《家範》是南宋時期的經典家規,對整個浙東南的家族教育產生過重要影響,如金華葉氏家族中的葉邽,為呂祖謙弟子,直至其曾孫葉審言還說“治家有法,吉凶諸禮,均遵依呂祖謙之家範而理家政。”

今天,重溫《家範》,依然能感受到他在持家、為官、鄉村建設等方麵給我們的諸多啟示。

(一)敦禮持家

中國傳統的家庭建設,核心內容就是家庭倫理道德。具體地說有三個部分:家教家風,家訓家規,家禮家儀。從中國文化的思想去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呈現三個維度指向:法治、德治和禮治。在家庭建設方麵,更應該強調德治和禮治“禮”,始於家庭,又不限於家庭。從根本上說,就是依托家庭、社會、國家這些倫理性實體,借助包括喪、祭、射等各種製度化、程序化、規範化的禮儀,使每個社會成員在潛移默化中自覺承擔起必要的倫理責任,以保護各層麵的倫理性實體穩定、有序地運行。因而,“禮”不僅是國家的自覺行為,更是各種社會自組織的自覺行為,是每個家庭的自覺行為,是伴隨著每個人生命成長全過程的自覺行為。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春節團拜會上深刻指出,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緊密結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促進老年人老有所養,使千千萬萬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地。習總書記“三個注重”的重要講話,是對中華傳統文化家庭倫理的充分肯定,同時又堅持了中國當代的核心價值追求,指明了新時期家庭建設的努力方向,貫徹落實習總書記“三個注重”重要講話的落腳點是千千萬萬普普通通的百姓家庭,著力點是點點滴滴細細碎碎的生活實踐。尤其在新時期,總書記的“三個注重”是有所指的,在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幹準則》中明確指出: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必須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的講話中,總書記再次強調:“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一定要重視家教家風,以身作則管好配偶、子女,本分做人、幹淨做事

(二)清廉做官

如何做一個好官,呂氏家族用《官箴》給了我們回答。呂祖謙的《官箴》及其伯祖呂本中製定的《舍人官箴》,極力倡導廉正清明的為官之道,記錄了整個家族對為官之道的思考與總結。

《舍人官箴》核心在一個“廉”字,26條中的25條都是圍繞“廉”來立論的。“當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則知所以持身矣。”清、慎、勤,這是呂氏家族對每一個出仕為官之人的整體要求和原則。清,就是臨財自克,不貪不瀆;慎,就是慎獨,要有自製力,不受誘惑;勤,就是勤於政事,腳踏實地。同時,《官箴》還反複強調一個“實”字,“當官處事,但務著實”,強調做官要有實幹精神,不避困難,不耍滑頭,要實實在在為老百姓做事。

“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體學習等重要講話中反複強調,每一位領導幹部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時,嚴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

(三)和諧鄉建

今天,對於浙江大地上興起的鄉村建設,呂祖謙“敬宗、收族”的思想仍具有積極的意義。敬宗,就是尊重祖先、尊敬兄長,通過家族祭祀敬奉列宗,以凝聚族人之心。“收族”,就是要重視家族內部的團結互助,相互扶持。“窮困者,收而養之;不知學者,收而教之”,就是不放棄、不拋棄家族中的每一個窮困者,並為他們提供同等的教育機會。敬宗收族,既有對呂氏子弟尊祖敬宗、重社稷愛百姓的道德要求,也有涉及家塾、婚禮、葬儀等各個方麵的行為規範。

呂祖謙提倡宗族重建運動,推動各地祭祀祖宗,編修族譜,興辦義學,救濟貧窮族眾,為改善鄉村社會的治理,促進社會和諧穩定,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呂祖謙不僅重視德治,也不否認法治的作用,認為法與德、刑與仁之間的關係是統一的、相輔相成的。鄉村法治化進程中所推行的法律、法規隻有與鄉土社會的內在製度相切合,才能真正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實際領域,被人們認同、接受。

在呂祖謙短暫的四十五年人生中,他講學、交友、育才、著書立說,把理學的種子播撒在浙中大地,影響大江南北,延續著中華傳統文化的根脈。重溫呂祖謙思想,我們更深刻地理解了總書記反複強調的“三個注重”;更加體會到總書記在浙江任職期間打下的堅實基礎;更加領悟了浙江精神的曆史底蘊和深刻內涵;更加堅定了總書記提出的文化自信。


關閉】 【打印
上一篇: 剪紙作品《喜迎亞運》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