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藝新聞

“鬆庭流芳·龍吟華夏”陳加斌、吳樟華竹笛原創作品音樂會傳承江南笛樂神韻

出處:音樂學院  文字:金姬  編輯:俞珂瑤  時間:2023-11-13
字體:放大 縮小

草鋪橫野六七裏,笛弄晚風三四聲。11月12日晚,由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浙江省民族管弦樂學會、浙江省音樂家協會共同主辦的“鬆庭流芳·龍吟華夏”——陳加斌、吳樟華竹笛原創作品音樂會在杭州大劇院歌劇院開啟,一眾享譽中國笛壇、民樂界的演奏家、藝術家們相聚美麗的西子湖畔,為杭城觀眾奏響江山如畫、華音流觴的絢麗饗宴,以此緬懷20世紀中國笛樂藝術的締造者之一、“江南笛王”趙鬆庭先生,展示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在浙派笛藝傳承上所秉持的一份真誠之心與不懈努力。



浙江省政協原副主席陳豔華,浙江省委宣傳部原副部長吳天行,浙江省委宣傳部原副巡視員何啟明,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朱海閔,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社會組織黨委書記、二級巡視員戴言,浙江藝術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夏開堂、紀委書記徐芳、副院長沈軍甫,浙江省委辦公廳《今日浙江》總編輯馬躍明,浙江省文史研究館專職副館長薑玉蜂,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藝術處副處長金宇華,浙江省音樂家協會主席翁持更,浙江省民族管弦樂學會會長劉建寬,總政歌劇團女高音歌唱家孫麗英等與現場觀眾一起欣賞了演出。浙江衛視主持人許婷擔任音樂會主持。

音樂會11.jpg

   弦一弄,千家和樂;笛一吹,萬戶皆春。笛,作為中國傳統民族音樂最古老、最具有代表性的樂器之一,曆來在民族樂隊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唐代詩人李白在《宮中行樂詞八首》中寫到:“笛奏龍吟水,簫鳴鳳下空”,將笛聲喻為龍吟,“華夏”則象征著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文化。“鬆庭流芳·龍吟華夏”——陳加斌、吳樟華竹笛原創作品音樂會以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為創作藍本的四部竹笛協奏曲和一首追憶趙鬆庭先生的笛子齊奏《幽蘭逢春》組成。本場音樂會由趙鬆庭先生的兩位嫡傳弟子、浙藝作曲家、笛子教育家陳加斌教授和浙藝音樂學院院長、笛子演奏家、第四屆“浙江音樂獎”獲得者吳樟華教授共同擔綱音樂會作曲。

   這場將浙派笛韻與曆史古意、傳統笛樂與現代創作相融合的音樂會,由著名指揮家、國家一級指揮張列擔任指揮,還特別邀請到了一批國內著名笛子演奏家擔任獨奏嘉賓,他們是:享譽華人國樂界的演奏家、中國音樂家協會竹笛學會秘書長、CCTV“光榮綻放”中國十大青年竹笛演奏家之一、中國音樂學院笛簫演奏家王華;第七屆中國音樂“金鍾獎”銀獎獲得者、中國歌劇舞劇院民族樂團青年竹笛排簫演奏家馬雲鶴;第六屆“文華獎”金獎獲得者、中央音樂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笛子教師、青年笛子演奏家熊簫涵。浙江民族樂團擔任音樂會樂隊協奏。

音樂會1.jpg

   伴隨著氣勢恢宏的民族管弦樂《貂蟬》的奏響,音樂會拉開了帷幕。這首由吳樟華、陳加斌共同作曲,馬雲鶴演奏的作品以明代詩人楊慎的詠史詞《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為創作背景,打破了西方傳統協奏曲的曲式結構而采用單樂章的形式,將20世紀現代音樂的創作理念融入其中,在樂器的搭配與織體布局上兼顧西洋管弦與民族管弦樂隊的特性,加以不同的節拍變換,刻畫了貂蟬聰穎、堅毅的傳奇人物形象。曲作者借敘曆史興亡,抒發人生感慨,豪邁中有含蓄,高亢中飽含深沉。

音樂會2.jpg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由陳加斌作曲、王華演奏的笛子協奏曲《長生殿·寫意》以唐代詩人白居易所作的《長恨歌》為創作主線,以昆劇音調、曲牌、京劇過門為創作素材,運用現代作曲技法與傳統戲曲音樂、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相結合的寫意思維,用竹笛的音樂語彙敘述了唐明皇與楊貴妃淒慘的愛情故事。

音樂會3.jpg

   陳加斌作曲、熊簫涵演奏的笛子協奏曲《西施》根據唐代詩人崔道融的詩作《西施》為創作背景,對應以“浣紗、入吳、複國、歸隱”四個標題為創作線索,運用浙江戲曲音樂為創作素材,采用奏鳴曲式和現代作曲技法相結合的創作手法,頌揚了越國美人西施在國難當頭時忍辱負重、為國奉獻的精神。樂曲的創作初衷緊扣“謳歌祖國,謳歌英雄”的時代精神主題,用中國傳統民族樂器的音樂語言向社會傳遞正能量。

音樂會4.jpg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由陳加斌與吳樟華共同作曲、吳樟華演奏的笛子協奏曲《王昭君》,以廣東音樂《昭君怨》為創作素材,描述了王昭君和親塞外、幽怨淒清的人生命運以及對故國充滿憧憬和思念的強烈情感。演奏中透露出超邁、從容、哀婉、飄逸。意象完整,含而微露,蓄而略透,包含著一種意韻深遠的懷藏之美。通篇聽來,音樂融觀念、法度、力感和表現於一體,使其投射出一種特有的光澤。

   周總理曾說:“昆曲是朵蘭花。今天,蘭花逢春,重放幽香。”蘭花,總在磨難中期盼春天的到來,趙鬆庭先生借蘭花與世無爭、淡泊名利、堅忍不拔的崇高寓意,感悟自己曆經磨難後重登藝術舞台的人生經曆,寫下了竹笛名曲《幽蘭逢春》。晚會最後,趙鬆庭先生的嫡傳弟子吳樟華,攜手王華、馬雲鶴、熊簫涵為觀眾獻上一曲笛子齊奏《幽蘭逢春》,用笛聲緬懷恩師的栽培之恩。

音樂會7.jpg

   伴隨著現場經久不息的掌聲,陳加斌、吳樟華走到台前,向從全國各地遠道而來蒞臨音樂會現場的前輩、領導、專家、同行們和廣大音樂愛好者們致以深深的謝意。現場觀眾們激動地表示,音樂會奏響了竹笛藝術的最強音,領略到了中國笛壇一流作曲家、演奏家們的風範,希望能常常欣賞到這樣高水平的笛子音樂會。

   用竹笛演繹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的音樂會在中國尚屬首例。音樂會主創之一陳加斌說:“曆經數年,終將四部竹笛協奏曲全部創作完成,為弘揚民樂盡了點微薄之力。作為趙鬆庭的弟子,更是多了一份責任與擔當,要將浙派竹笛藝術繼續傳授好、傳承好、傳播好。”

微信圖片_20231115150205_副本.png

微信圖片_20231115150315_副本.png

音樂會10.jpg

   趙鬆庭先生曾於上世紀70年代起任教於浙江藝術學校(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前身之一),他在探索、傳承笛藝的道路上把握時代審美、栽培桃李成林,在竹笛演奏、編創、教育、理論研究四大領域作出了突出貢獻。浙江藝術職業學院作為浙派竹笛藝術傳承的重要橋梁,不斷延伸和拓展趙鬆庭的藝術思想,為紀念趙鬆庭的藝術研究、學術思想的傳承發展等方麵付出了巨大努力。2024年恰逢趙鬆庭先生誕辰100周年,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年份即將到來之際舉辦一場繼承和弘揚“鬆庭精神”的音樂會具有紀念意義,“鬆庭流芳·龍吟華夏”——陳加斌、吳樟華竹笛原創作品音樂會在延續了過往學校為紀念趙鬆庭先生文脈而舉辦的一係列音樂會基礎上更多了一層特殊寓意,同時也是浙藝音樂學院專家教師團隊向社會各界所作的學校在“雙高建設”道路上的優秀成果展示。

關閉】 【打印
上一篇: “凝心聚力揚正氣·勤廉幹事樹清風” 廉潔文化藝術作品展開幕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