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交流

浙昆《十五貫》誕生記(連載一)

出處:宣傳部  文字:徐宏圖  編輯:管理員  時間:2022-01-31
字體:放大 縮小

1985年夏天,為撰寫《十五貫》這個條目,《中國戲曲誌·浙江卷》編輯部委派我與任顯璋兩人一起調查昆劇《十五貫》的誕生過程與成就。我倆除了搜集史料外,還先後拜訪了黃源、陳靜、周傳瑛、王傳淞等當事者。本文即據調查所得撰寫而成,重點揭示這一壯舉產生在浙江的緣由。   

一、天降大任“傳”字輩

《十五貫》是由昆劇傳字輩擔綱改編與演出的,凡提及《十五貫》的誕生,不得不先從“傳”字輩談起。《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傳字輩的經曆正是如此。昆曲到了清同、光年間,已在沒落中掙紮。蘇昆“四大名班”中“大章”“大雅”首先解散,部分演員或改入京班,或為曲師以謀生。至光緒末,“文全福”“武鴻福”亦奄奄一息,最後亦逃脫不了解散的命運。為了保存薪火,1921年,由貝晉眉、張紫東、徐鏡清等人發起創辦,穆藕初、徐淩雲等鼎立相助的“昆劇傳習所”在蘇州宣告成立。原“文武全福班”名角沈斌泉、尤彩雲、許彩金等應聘出任教師。學員原有60多人,最後為37名(或稱40人),均以“傳”字為輩,各行人材又以“金、玉、花、水”為名字偏旁。1924年,“傳”字輩赴杭州、上海等地實習演出獲得好評。從此,絕望中的昆劇第一次呈現生機。

1926年,“傳”字輩滿師,演出於上海大世界等劇場。由於技藝精湛,口碑甚好,次年請俞振飛為顧問,取“新樂府”為名,除在上海笑舞台、新世界、大世界等處演出外,還應邀赴杭州、蘇州演出。由於擴充了武戲劇目,並在演折子戲的同時,還排了諸如《玉搔頭》等小本戲,聲譽日高。1930年前後,“新樂府”改名“仙霓社”,由鄭傳鑒、倪傳鉞主持,輾轉演出於江、浙城鎮,杭、嘉、湖成了他們演出最頻繁的地方。

然而,好景不長。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與杭州毗鄰的上海成為一片火海,“仙霓社”的全部戲箱化為灰燼,藝人們隻得各自謀生。次年年底,餘下的十二位“傳”字輩在上海東方書場演完最後一場之後,也各奔西東謀生,“仙霓社”終告解體。1939年,王傳淞離開蓋叫天的京班,應邀加入浙江寧波人朱國梁主持的“國風蘇灘社”;次年,周傳瑛亦應王薦加入,全團連王、周在內,加上朱國梁、龔祥甫、張嫻三姐妹,共七個演員。朱國梁(19031962),寧波鎮海人,謀生於上海,先學評彈,後轉蘇灘,他創建的蘇劇團,原先專唱蘇灘,自從王、周二人加入之後,則增演昆劇,采用混合演出,如演折子戲,兩折蘇灘,兩折昆劇,湊成一場;有時則在同一折戲裏,昆、蘇分唱,如《牡丹亭·遊園驚夢》“嫋晴絲”一段唱昆,進了花園唱蘇。從此,昆、蘇混合,戲班即改稱“國風新型蘇昆劇團”,簡稱“國風蘇昆劇團”,輾轉演出於蘇南、浙北的各種草台、廟宇、茶館,過著極度艱苦的生活。既無道具,又無布景,全部行頭還裝不滿張嫻放衣服的一隻小木箱。一次與一個京班拚演,就在橋頭空地上,用草繩拉成一個場子,幾張桌子相拚算是個台了,兩個班子沒有一張鼓板,隻好敲梆,王傳淞與周傳瑛,合吹一根笛子,合穿一雙靴子。因窮困潦倒,被人稱為“討飯班”“叫化子班”。不久,周傳瑛的哥哥周傳錚以及包傳鐸、沈傳錕、劉傳蘅等傳字輩,因走投無路,也相繼來到“國風”。至此,原屬“仙霓社”的六位師兄弟又相聚一堂,同舟共濟,為昆劇的生存出謀獻策。如在劇目方麵,除了“老戲老唱”外,還作了“老戲新唱”的試驗,將《尋親記》改作《黃河恨》,將《漁家樂》改作《潯江怒潮》等,此外還移植《棠棣之花》《孔雀膽》等新戲。堅持走民間道路,長期演出於杭嘉湖一帶鄉鎮,成為南昆僅存的一脈。

1949年,全國解放,“國風”有如枯木逢春,獲得新生。但仍然要經受現實的考驗,一次在蘇南鄉鎮演出《費貞娥刺虎》,被勒令停演,驅逐出境;轉至另一處演出《尋親記》,卻得到當地政府大力的支持,幫助劇團組織觀眾,因為此戲可以配合他們正在進行的“反霸”“鎮反”工作,從而找到一條戲劇隻有為現實服務才能生存發展的出路。

1951年,朱國梁卸去班主,讓位給女兒朱世耦和周傳瑛。1953年8月,浙江省文化局宣布對“國風”實行民營公助,資助一千五百元置服裝。停演四十天,學習戲改政策。學習期間,國家發夥食費,每人每天還發兩角錢零用費。從前唱戲的隻能靠唱戲吃飯,如今停演學習還發錢、管飯,全團人員都聽傻了,都哭了。從此,昆劇終於結束了江湖班萍蹤浪跡、衣食不保的流浪生活,踏上一條新生之路。

此後,經過抗美援朝的宣傳演出、嘉興地區與杭州地區的戲曲彙演、華東地區戲曲觀摩大會演出、紀念《長生殿》作者洪昇逝世二百五十周年演出等一係列活動,先後演出了全本《長生殿》以及《牡丹亭》《連環記》《西遊記》《尋親記》《躍鯉記》《呂蒙正》《販馬記》等劇中的折子戲,均獲得好評。不久,“天降大任於斯人”,“國風”終於挑起了演出改編本《十五貫》的重任,踐行了兩千多年前孟子所謂“苦其心誌”才能完成“大任”的預言。(待續)

(作者係我校退休教師)


關閉】 【打印
上一篇: 砥柱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