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交流

漫談被忽視的戲劇觀差異

出處:宣傳部  文字:管繼華  編輯:管理員  時間:2020-12-25
字體:放大 縮小

當年越劇幾次闖上海灘,隻有女子越劇在滬上立住了腳根,並逐漸確立了它優美抒情的藝術風格。

是的,從“落地唱書”“小歌班”到後來形成的、曾經被稱為“全國第二大劇種”的越劇,在其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向昆曲學戲曲程式,向話劇學角色創造,都是順理成章。但是,從戲曲的整體而言,由於各種曆史原因和認知方麵的影響,不少新編新排的劇目,雖然保留有傳統戲曲的成分,但又幾乎心甘情願地沿用了斯坦尼的表演體係。有的劇目尚好,或稱恰如其分,但有的劇目則出現了兩種戲劇觀的錯位與衝突。甚至還由於一些崇尚話劇觀的導演對戲曲(特別是越劇)的審美特性不甚了了,對博大精深的戲曲表演體係缺少應有的敬畏之心,使戲曲表演狀況出現了某些不該有的尷尬局麵,造成戲曲(包括越劇)觀眾的流失

在我看來,對於戲曲借鑒話劇“內在激發外在”“通過假使達到想象”等方麵來豐富戲曲表演的做法,應該視為正常的舉措。但在實踐中,完全按照話劇的戲劇觀來左右戲曲並試圖改造戲曲的戲劇觀,便是不可取的,而且是對戲曲的一種傷害:首先,話劇以角色為中心,戲曲則以觀眾為中心;其次,話劇以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演繹劇情,戲曲則是以虛擬、寫意、誇張、變形(如韻白、哭笑、台步、雲手、趟馬、走邊、起霸等)和技藝表現(如“刀、槍下場”等)為手段進行表演;再者,話劇視大幕框為“第四堵牆”,要“當從孤獨”,而戲曲則要麵向觀眾,當眾表演,有時要與觀眾直接交流(如“打背躬”等);此外,話劇是演者歸演,看者歸看,而戲曲在演唱或武打過程中,觀眾可以鼓掌、叫好……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更何況戲曲追求的是觀眾喜聞樂見,甚至還熱衷於討觀眾的“好”,這一心理,可能與話劇表演也很大的不同。

這些戲劇觀的差異怎麼融合?話劇會借鑒戲曲嗎?

道理其實很簡單。越劇觀眾為什麼現在依然喜歡觀看一些傳統戲,與此相比,為什麼不少新編新排劇目獲得評論家的誇讚得某種大獎之後卻不得不“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否則就演一場賠一場!想想這些就不難明白這個簡單道理了——藝術的生存發展,是各有其規律可循的。

當然,不少戲曲導演,深知戲曲的藝術規律和風格特性具備戲曲特有的戲劇觀,他們的情況就兩樣。比如楊小青“詩化舞台”的戲曲(包括越劇之外的多個劇種)導演風格,也是改革與創新。作為觀眾,我很欣賞。再如茅威濤在越劇《西廂記》中扮演的張生,在《陸遊與唐》中扮演的陸遊也是異常的精彩這些都需要以藝術家們真正的融會貫通為前提,否則就會不倫不類。

(作者係我校退休教師)

四版之一.jpg


關閉】 【打印
上一篇: 尋憶大明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