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資訊

【杭城展訊】法老的國·古埃及文明展

出處:浙江博物館  文字:宣傳部  時間:2019-01-14
字體:放大 縮小

起初,洪水滔滔,包被世界,大地陰霾籠罩,無動無息。忽然,一朵蓮花奇跡般浮出水麵,花瓣中,太陽像隻金色的鳥兒冉冉升起;洪水退去,溫暖的陽光嗬護著大地上幼弱的生命。

——《尼羅河兩岸·古埃及》

埃及又稱“黑土地”,四周環繞著利比亞和阿拉伯高地、沙漠和海洋,地理位置相對封閉。尼羅河從這一肥沃的狹長地帶流過,河的兩岸是綠色帶狀的衝積平原,古埃及人就是在這片河穀平原發展出了他們的文明。尼羅河穀是沙漠中的綠洲,對埃及人而言,尼羅河是生命之源。尼羅河河水的漲落,又帶來了大量的汙泥,為埃及人沉澱下肥沃的土壤。在古埃及人的宗教中,尼羅河是被崇拜的對象。而埃及正是尼羅河的贈禮。

在距今17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早期,尼羅河下遊的野生動植物養活了非洲東北部半遊蕩的狩獵者和食物采集者,他們在尼羅河兩岸的沙漠上、在與河流相連的溪穀中,都留下了人工製造的石質工具。新石器時代和前王朝時代(約公元前7000-3100年),一種開墾耕地、馴養牲畜的生活方式讓北非的土著居民哈姆人和西亞來的塞姆人逐漸結束了最初的遊蕩生活,定居尼羅河畔的他們,成為古埃及人的祖先。

在古埃及社會,法老傲然立於金字塔頂端。眾多的工匠與農人,或以精湛的技藝,或以辛勤的勞作創造出了令人驚異的建築與藝術作品。“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大地卻永遠長存”,古埃及文明的創造者雖早已凋零,但大地之上的曆史遺存依舊訴說著埃及昔日的地中海大國歲月,並幫助生活在今天的人們重構這一法老國度的曆史。生活於尼羅河沿岸與綠洲之中的古埃及人,追隨太陽的起落,跟隨四季的變換,對所生活的世界思考深刻,對永生的世界不懈追求。

意大利的博物館機構擁有極其豐富的埃及藏品資源。早在兩千多年以前,古羅馬貴族已熱衷於收集埃及文物。隨著時間的流逝,羅馬的遺產逐漸為意大利所吸納。此後的19世紀,大量考古探險隊追隨拿破侖的遠征足跡到達埃及,帶來了文物數量的成倍增長。本次展覽展出的180件展品均來自意大利專門從事埃及考古研究的博物館,力圖呈現尼羅河兩岸的生活風貌,並進一步探索古埃及人複雜的精神與宗教世界。



   展廳位置:孤山館--西湖美術館


關閉】 【打印
上一篇: 【申城演出資訊】中島美嘉2019中國巡演“Special Live”上海站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