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藝動態

從音樂盲盒到文化空間:浙江與阿克蘇文化員共探公共文化創新之路

出處:演藝與教育學院  文字:袁碩果  圖片:徐新霓  時間:2025-04-09
字體:放大 縮小

3月22日上午,浙江省文化館館長阮靜應邀蒞臨我校,開展了一場題為“文藝賦美”盲盒音樂會創新經驗分享與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的專題講座,與阿克蘇、浙江兩地文化員共同探討公共文化服務的創新實踐與新型公共文化空間的建設。

阮靜以“懸念機製”為切入點,強調通過“未知”與“驚喜”的結合,盲盒音樂會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輕觀眾,實現了傳統藝術的“破圈”傳播。她認為,內容才是留住觀眾的核心,借助頂流IP與二次元、國風的結合,探索出傳統藝術現代化表達的新路徑,為傳統文化注入新活力。

在空間設置上,阮靜提出“城市即舞台”的理念,將公共空間轉化為藝術舞台,讓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藝術魅力。她介紹了“省級院團+頂尖院校+人氣組合”的合作模式,通過整合政府、高校、社會團體等多方資源,打造具有影響力的文化活動。在宣傳推廣方麵,阮靜解讀了“主流媒體背書+社交平台裂變”的雙引擎傳播模式,強調與觀眾的互動交流,推動公共文化活動的普惠性。

對於浙江的同學,這些創新實踐為他們提供了如何在文化活動中吸引年輕人、整合資源的新思路;而對於阿克蘇的同學,則啟發了他們如何將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形式融合,利用本地特色空間打造獨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展示平台。阮靜還以“文化驛站”為例,解析了新型文化空間的運行模式,鼓勵兩地定向文化員在實踐中探索公共文化空間建設的多樣化路徑。

講座結束後,同學們求知熱情不減,踴躍提問。一位阿克蘇的同學問道:“如何在資源有限的地區推廣盲盒音樂會這樣的創新活動?”阮靜建議阿克蘇的文化員從本地特色出發,尋找傳統文化與現代元素的契合點。兩地文化員在互動中不僅加深了對講座內容的理解,也為未來的實踐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次講座內容豐富,案例生動,為浙江與阿克蘇兩地的定向文化員帶來了公共文化領域的前沿思考。浙江的文化員從中獲得了如何在文化活動中融入創新元素的啟發,而阿克蘇的文化員則思考如何將浙江的經驗與本地民族文化相結合,推動文化繁榮。通過這次講座,同學們不僅加深了對公共文化服務創新的理解,也為未來的實踐提供了豐富的參考,共同為兩地的文化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關閉】 【打印
上一篇: 浙江省舞台藝術“ 1111”人才計劃第二批培養對象集中授課圓滿結束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