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綠江岸保和平 人間正道家國情 ---我校組織師生觀看愛國影片《誌願軍:存亡之戰》
國慶黃金周期間,電影《誌願軍:存亡之戰》以其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展現家國情懷的特色領跑各大影院票房榜首,抗美援朝戰役中這群“最可愛的人”再次感動了所有觀眾。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紀念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1周年,引導師生們真實感受朝鮮戰場上殊死拚殺的殘酷與悲壯,深切感悟誌願軍戰士在生死邊緣的堅韌與勇氣,10月12日,我校組織廣大師生走進浙江藝術實驗劇場共同觀看這部影片。
影片以1951年5月下旬至6月初的“鐵原狙擊戰”為主線,詳細介紹了誌願軍戰士們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以頑強的意誌和不怕犧牲的精神,與敵人浴血奮戰並狙擊“聯合國軍”北進的曆程。
千裏流淌的鴨綠江,見證了這片江山被炮火一次次的摧殘和撕裂的曆史歲月,然而不屈不撓的熱愛和平的兩岸人民,一次又一次的將正義的旗幟重新插這北緯38度的線上。坐在熒幕前的師生們幾度潸然淚下,無一不被這場戰爭的慘烈和誌願軍戰士們犧牲的悲壯所震撼和感動,在當前全球格局激變之際再現抗美援朝戰爭的光輝曆史,不僅讓大家充分感受到到濃鬱的家國情懷和誌願軍戰士們的英雄壯舉,反思戰爭反思人性,更讓大家從現代的視角重新審視曆史,繼續奮發圖強,不斷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音樂學院黨總支書記陳毅:《誌願軍:存亡之戰》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影片,它不僅重現了一段激蕩人心的曆史,更讓我們深刻領悟到一個民族在危急時刻所展現出的偉大精神。這種精神力量,超越了個體的生命,凝聚成了整個民族在困境中頑強生存、勇敢奮進的磅礴氣勢。正是這種民族精神的傳承,使我們在曆史的長河中愈加堅定。在當今時代,我們必須承載和弘揚誌願軍的精神。這不僅是對曆史的銘記,更是對未來的責任。麵對全球化進程中的多重挑戰,我們這一代人需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超越。誌願軍戰士們的英勇與奉獻,是我們追求卓越、勇擔使命的無窮動力。我們要用誌願軍戰士們那種無畏的精神去麵對生活和工作中的挑戰,力求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不凡的成績。
音樂學院 23民樂學生汪雨涵:如果奇跡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觀眾電影《誌願軍:存亡之戰》讓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今天的和平,今天的國泰民安是多麼的來之不易。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我認為慶祝祖國華誕的最好行動就是將我們的愛國情懷融入到我們的不懈奮鬥之中,把革命先烈的精神用在刻苦鑽研我們學業中,用奮鬥去書寫無悔的青春。新時代新征程,中國人民必將創造更多新的輝煌。
設計學院輔導員龔林峰:影片《誌願軍:存亡之戰》以抗美援朝戰爭中的關鍵戰役——鐵原阻擊戰為背景,生動再現了那段波瀾壯闊的曆史。通過這部電影,我深刻感受到了那段曆史的厚重和殘酷,同時也對誌願軍戰士的英勇無畏和無私奉獻有了更加直觀和深刻的了解。在觀影過程中,我被影片中那些震撼人心的畫麵和感人至深的故事所打動,仿佛親身經曆了那段崢嶸歲月。作為一名輔導員,我深知傳承和發揚英雄精神的重要性。我們應該將這種精神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了解這段曆史,了解這些英雄,從而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和奮鬥精神。同時,我們也應該將這種精神融入到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引導學生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培養他們的愛國情懷和責任感。
設計學院23環藝2班學生魏穎曦:影片以抗美援朝戰爭中的鐵原阻擊戰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敘事和逼真的畫麵,讓我仿佛穿越時空,親身經曆了那段可歌可泣的曆史。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肩負著傳承和弘揚誌願軍精神的重要使命。我們應該學習誌願軍戰士們的英勇無畏和堅定信念,將他們的精神轉化為學習和生活中的動力。同時,我們也應該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努力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演藝與教育學院教師鄧菲菲:這部影片讓我意識到了曆史傳承的重要性。誌願軍戰士們的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我們應該將這種精神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了解和認識這段曆史。我們要教育我們的後代,讓他們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珍惜現在的生活,努力學習,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作為高校教師,我深知,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品德和精神風貌。我要以身作則,將誌願軍戰士們的偉大精神融入到我的教學中,激勵學生們勇於擔當,敢於拚搏,為國家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演藝與教育學院23定向學生崔梓琦:“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如今,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盡情享受著先輩們用生命換來的幸福生活。我們應當銘記曆史,深切緬懷先烈,傳承和弘揚誌願軍戰士們的偉大精神。在新時代,我們要以更加堅定的信念和更加飽滿的熱情,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努力奮鬥。讓我們以誌願軍戰士為光輝榜樣,在人生的漫漫征程中,勇敢地麵對各種困難和挑戰,奮力書寫屬於我們自己的輝煌篇章。
手工藝學院23民族傳統技藝學生胡露尹:影片中戰損記錄員的設定是很偉大的一個視角,也是我爆哭的第一個點。他像是穿越到當時戰場的後來人,因為研究這段曆史的時候,無法獲知那些犧牲的至今也無法回歸故土的無名戰士的姓名而憤然提筆,寫下對曆史的追問、對戰爭的詰問、對生命的無限珍視和歌頌。對於我來說,能在國慶節的日子裏,透過光影看到戰爭和犧牲,足以讓我哭到熱淚盈眶或昏天暗地,對英雄、和平以及光影之外的藍天白雲,我便有了另一層的思索,情到深處寫下的隻言片語,無論是讚美或批判,還是珍惜與堅信,都不足以表達我對祖國的一腔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