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行2024年第1次(擴大)學習會
1月17日上午,學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行2024年第1次(擴大)學習會,校黨委書記薛亮主持學習會並傳達學習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座談會精神、全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精神、省委書記易煉紅走訪省文化和旅遊廳講話精神,就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做解讀學習,對習近平新時代意識形態重要論述作專題學習。校黨委班子成員、職能教輔部門主要負責人、二級教學單位黨政主要負責人參加學習會。
會議指出,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座談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習近平文化思想舉旗定向,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重要論述謀篇布局,提出著力構建保護體係、著力健全保護機構、著力完善保護機製、著力築牢法治保障、著力推動文明互鑒,對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提供了指導和遵循。學校要深入學習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座談會精神,胸懷“國之大者”,以強烈的曆史責任感,切實擔負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命,要建好非遺傳習院、非遺創意產業學院,切實扛起職責擔當,及時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培養好社會市場亟需的講解員、文創員、修複員,不斷推出更多的精品力作。
會議指出,省委書記易煉紅走訪調研省文化和旅遊廳,充分體現了省委對文旅工作的關心關懷,是對整個文旅係統和學校進一步實幹爭先的極大鼓舞和激勵。全體黨員幹部要深刻理解“五個擔當”的精髓要義和戰略導向,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放大工作格局、擔負光榮使命,不斷在書寫文化遺產保護新篇章、激活文化經濟發展新動力、打造人民群眾精神富有新樣板、盡顯百花齊放勇攀高峰新風采、涵養浙江打造“重要窗口”新氣質上創新發力。
會議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進行第三次修訂,再次釋放出以嚴明紀律管全黨治全黨的鮮明信號。《條例》把黨章要求具體化為紀律規定的實際行動,是實現和其他黨內法規、國家法律相銜接的生動體現。新修訂的《條例》體現了更新、更嚴、更細的特點。全體黨員幹部要認真學習《條例》,切實把自己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深入領會《條例》的重點內容和著力方向,強化自我約束,促進擔當作為,模範遵守紀律,嚴格執行紀律,自覺做到忠誠堅定、擔當盡責、遵紀守法、清正廉潔,切實為學校高質量建設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會議指出,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堅持不懈用這一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要認真組織落實好“第一議題”學習、校院兩級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初心講堂”學習等製度,深入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不斷加強和改進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堅定不移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製,加強陣地管理,履行主體責任,增強戰略定力,不斷完善工作機製,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
會議指出,全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精神,學習貫徹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省委十五屆四次全會精神,部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會議。省委書記易煉紅在會議上的講話,融通重大觀點,體現科學方法,把準方位定位,為我們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承為落實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浙江探索“十大行動”劃出重點、提出要求,我們要認真學習把握,抓好貫徹落實。學校作為省級文旅係統下屬高校,要先人一步、學深一層、多悟一分,要切實增強知浙江、為浙江、興浙江的文化自覺,進一步把準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時代方位和發展定位,對照易煉紅書記提出的6個重點工作,對照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浙江探索“十大行動”重點任務,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從方法上科學有序,抓學習、抓宣講,推進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抓好社團活動和網絡宣傳,講好精彩一課和德藝雙馨課,打造校史教育讀本,開展文藝精品創作,發揮文化共富產業學院作用,推動國際傳播力、影響力提升,係統謀劃實施立德樹人十件小事,加強意識形態責任落實,引育留用更多文化英才,創新舉措、勇擔使命、打造標誌性成果,為探索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打造高水平文化強省作出浙藝更大貢獻。
會上,校黨委班子成員結合學校發展談了學習體會。大家一致認為,要認真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上級重要講話精神,做到與學校建設發展實際相結合、與教育教學工作相結合、與藝術創作相結合、與科研課題相結合、與舞台實踐相結合、與社會服務相結合,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提升核心競爭力、提升師生滿意度、提升關鍵辦學指標,全力以赴、攻堅克難,為繁榮浙江文化和旅遊事業、助力文化浙江詩畫浙江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薛亮作總結發言,他指出,藝術院校作為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排頭兵,要立即行動起來,一是學深悟透,掌握好精髓要義;二是貫徹落實,謀劃好下步工作;三是開花結果,培育出硬核成果,以嚴的紀律、實的作風、幹的姿態,出人才、出作品、出成果,促就業、促教改、促發展,在新一輪國省“雙高”建設中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