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藝新聞

我校江南絲竹音樂演奏團參加文化和旅遊部全國民族器樂展演獲“優秀樂種組合”稱號

出處:音樂學院 文字:段廉 吳彬 編輯:俞珂瑤 時間:2023-06-14
字體: 放大 縮小

六月的廊坊,驕陽似火。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江南絲竹音樂演奏團受邀參加全國民族器樂展演榮獲“優秀樂種組合”稱號。此次展演由文化和旅遊部主辦,參演單位共10個樂團、31個樂種組合,是全國最高水平的民族樂器展演,我校是唯一一所高職院校代表隊。

微信圖片_20230614105927.jpg

我校江南絲竹音樂演奏團演奏的《中花六板》和《小霓裳》具有典型的浙派絲竹韻味,旋律清新優美,感情細膩流暢,充分體現了江南地方音樂小、輕、細、雅的文化特色,具有藝術感染力,演出收獲了眾多好評。

微信圖片_20230614095859_副本.jpg

浙藝江南絲竹音樂演奏團成立於2015年初,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江南絲竹代表性傳承人沈鳳泉及眾多專家的指導下,以傳承和創新江南絲竹音樂為宗旨,曾獲第三屆海內外江南絲竹邀請賽職業組銀獎,第一、二屆中國民族器樂民間樂種組合展演“最高展演獎”等多項殊榮,出版江南絲竹專場音樂會DVD,拍攝中央電視台江南絲竹專題紀錄片,參加2020中國(青島)藝術博覽會開幕式演出等。

微信圖片_20230614095910_副本.jpg

在展演後的“一場一評”研討會上,組委會專家對江南絲竹音樂演奏團的演奏給予了高度評價。中央民族樂團原黨委書記、團長席強點評:演奏老練地道,傳承了江南絲竹的原汁原味;中央廣播藝術團作曲家莫凡評價:師生配合嚴謹默契,特別是《小霓裳》,有對生活的折射,使人聽之十分舒適;《人民音樂》原常務副主編於慶新對浙藝的演奏實力和教學水準表示充分認可,對學校音樂學院在江南絲竹的繼承發展中所作的工作表示支持與肯定;中央民族樂團原副團長、著名作曲家趙東升形容我校江南絲竹“特別潤”,對樂團演奏尤其是吳樟華教授的笛簫演奏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聲部在音樂中的“進進出出”十分得當,恰到好處;中國廣播民族樂團指揮張列認為演員的演奏給人以十分享受之感,對音樂的把握具備江南絲竹“舒適、小資”的氣質。

微信圖片_20230614095926_副本.jpg

此次展演充分展示了我校江南絲竹音樂演奏團在校領導的支持下,在江南絲竹傳統音樂的傳承和創新方麵所取得的藝術成果。同時讓我校代表隊開闊了視野,加強了與兄弟樂團代表隊的交流。

微信圖片_20230614095936.jpg

作為我國傳統音樂文化中的優秀代表,江南絲竹音樂源遠流長。繼承和發展江南絲竹音樂,讓其成為世界音樂殿堂中的一顆更為閃耀的明珠,與其它音樂一起交相輝映,曆久彌芳,是我校江南絲竹音樂演奏團永恒的追求,全團人員將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為傳承傳播,創新創造江南絲竹傳統音樂而不懈努力。

關閉】 【 打印
上一篇:浙藝2022年度新聞宣傳工作表彰大會舉行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