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走出去”暨網絡文學國際傳播座談會走進浙藝
5月28日下午,由中國作家協會、浙江省人民政府、杭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浙江省作協、杭州市文聯、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承辦的2023“中國國際網絡文學周”中華文化走出去暨網絡文學國際傳播座談會,在浙江藝術職業學院音樂廳舉行。
浙江省文聯副主席、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臧軍,浙江省網絡作家協會主席曹啟文,浙江省作家協會聯絡部主任王詠琴,杭州高新區(濱江)常委、宣傳部部長翟慧清,杭州高新區(濱江)黨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新聞出版局局長胡嘉歡,網絡作家蔣離子、蔣話、善水、隨侯珠、瘋丟子應邀出席,浙江藝術職業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支濤,戲劇影視學院領導班子及師生代表等參加座談會。
支濤致歡迎辭。她表示,網絡文學是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華文化的新載體,新媒體時代下的網絡文學更是呈現多點開花、亮點紛呈的新趨勢。在新形勢下,網絡文學大有可為也大有作為,廣大青年學子應深化對網絡文學的認知,堅定文化自信,紮根中國大地,創作出更多思想深刻的網絡文學精品佳作。
座談會中,蔣離子、蔣話、善水、隨侯珠、瘋丟子圍繞“如何從源頭做好精品創作”“網絡文學作品如何彰顯中國特色”“網絡文學國際傳播的現狀及優劣勢”等話題分享見解。
善水表示,每個時代的文學創作者都有自己要堅守的東西,更不能脫離時代。作家要深入生活、紮根生活,自覺確認自我之於時代的意義,創作出與時代同步伐的網絡文學作品。
蔣離子講到,女性視角下的現實題材文學創作,不僅要把自己當成寫作者,更要把自己當做生活的參與者。女性作家在觀察生活和創作故事時情感更細膩、更感性,但同時也要保持客觀與冷靜。
蔣話認為,如今的文學需要發散性思維,也更注重從源頭取材。創作者是否具備深挖日常中有血有肉的細節的能力,往往成為作品能否脫穎而出的關鍵。
談及網絡文學創作的心路曆程,瘋丟子說:“愛好是創作最大的動力和滋養。應抓住每一次學習、創作的機會,與網絡文學共同成長。”
隨侯珠談到,網絡文學有自身的特點,必須考慮市場的需求,但是在追求商業價值的同時也應具有思想價值,這樣才能得到市場和讀者的雙重認可。
臧軍表示,青年人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作為藝術類院校的學生更應結合自身實際和社會需要,腳踏實地、堅持不懈、隻爭朝夕,努力用自己嶄新的文學創作為文化強國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他激勵學生,既紮根中國大地,又抓住變革機遇,創作出文質兼美的網絡文學作品,為中華文化走出去發揮自己獨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