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高建設在路上52 | 時隔31年,京劇訂單班再育新苗
枝葉相持三十載,浙江京劇再育苗。
日前,浙江京昆藝術中心、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再次聯合培養京劇藝術表演、演奏人才,開辦2023級京劇班並開始招生。這也是兩家時隔31年後再度聯手培育京劇藝術人才。
早在1992年和1993年,浙江京昆藝術中心與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就開展過一次戲曲人才培養的合作,成功培養了25名演員和10名演奏員,如今,他們已經成為京劇傳承發展的骨幹力量,深耕於京劇事業的傳承和發展。
“京劇訂單班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有高素質的藝術人才,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我們還發展和完善了現代學徒製這一戲曲藝術人才培養模式,為浙江其他戲曲劇種也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浙江藝術職業學院黨委書記薛亮說,此次和浙江京昆藝術中心再次聯手開辦訂單班,我們有信心培養出浙江乃至中國京劇藝術的未來之星。
強強聯手打造戲曲人才培養浙江經驗
浙江京昆藝術中心是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所屬專業文藝表演團體,由原浙江京劇團和浙江昆劇團合並成立,中心下屬(浙江京劇團)不僅曾湧現出陳大濩、宋寶羅、張二鵬、趙麟童、鮑毓春、劉雲蘭、李瑛、陳幼亭時稱“八大頭牌”等京劇名家,還培養了大批優秀京昆藝術人才,先後曾榮獲中國戲劇“梅花獎”、中國藝術節“文華表演大獎”“文華導演獎”“文華表演獎”等多種國家級藝術獎項。
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是國家高職“雙高計劃”建設單位、首批全國職業院校民族文化傳承示範點和地方戲曲傳承人群培養的重要基地。學校是培養戲曲表演專業演員的搖籃,戲曲教學名師薈萃、師資雄厚。戲曲表演專業還多次被評為國家級骨幹專業,浙江省優勢專業。2019年戲曲表演專業群入選“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單位,在省內外戲曲人才培養領域走在了前列。
兩家單位曆史悠久,底蘊深厚,再次合作辦班將開創一段新的曆史。在聯合開辦2023京劇班新聞發布會上,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褚子育在致辭中說,兩家單位合作辦班,是在三十年前合作基礎上的迭代升級,聯合辦班是強強聯手、協同創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重要探索,他希望在“多劇種”“小批量”人才要求背景下,找到一條“年年辦、不停步、高質量”的辦學路子,為全國戲曲人才的培養貢獻更多的浙江經驗。
現代學徒製深度合作育英才
本屆“京劇班”是名團與名校的強強聯手,也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共同實踐,更是浙江京劇麵向未來、深耕未來、誌在未來的深層落點。招生計劃顯示,2023級京劇班將麵向全國招生,擬招生演員38人,演奏員12人。其中演員包含老生、青衣、花臉、武生、小生、醜角、花旦、老旦、刀馬武旦等,演奏員包含京劇打擊樂、弦樂、彈撥樂、吹奏樂等。學生入學後將在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接受6年的現代學徒製培養。
現代學徒製源於2007年學校開啟的戲曲表演人才訂單式培養新的辦學模式,當時,浙藝與浙江小百花越劇團聯合舉辦“越劇小百花班”,廣受好評。之後,這一培養模式逐步由省內向省外拓展,學校先後為福建福鼎越劇團、江蘇南京越劇團、南通越劇團定向培養越劇表演人才,並由越劇一個劇種延伸到昆、紹、甌、甬、姚、鬆陽高腔等諸多劇種,走出了一條戲曲表演人才“現代學徒製”的實踐與改革之路,以訂單培養的形式將學校教育與科班教育相融合,在深度合作的基礎上將優勢集聚,共同培養適應新時代戲曲傳承與發展需求的表演人才。
薛亮介紹,學校已經開辦過20多個戲曲表演人才“現代學徒製”試點班級,共培養各劇種戲曲表演專業人才400多人。對2023京劇班,他也同樣寄予厚望:“我們將充分發揮學校在戲曲表演人才訂單式培養方麵的成功經驗,立足浙江京劇事業的優良傳統和藝術特色,為浙江京劇團度身訂製教學計劃和人才培養方案,努力推出浙江京劇事業新一代接班人。”
多舉措為京劇“後浪”的成長保駕護航
第七屆CCTV全國青京賽花旦組金獎得主羅戎征、浙江省金桂獎得主薑豔等就是上一屆1992級京劇班畢業生中的佼佼者。對兩家單位而言,合作辦既有豐富的人才培養經驗,又有很多師兄師姐做榜樣,更有一批名師直接擔任教學任務,為訂單班出人才提供強有力的軟件和硬件支撐,為學生六年的學習和成長保駕護航。
為了最全麵的遴選和培養京劇藝術苗子,本屆訂單班將麵向全國招生。還將在浙江省文旅廳的大力支持下,為孩子們減免全部學費,以進一步減輕學員的經濟負擔,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我們將集聚一批教學經驗豐富的‘雙師型’戲曲教師,同時聘請楊小青、汪世瑜、茅威濤、林為林、奚中路等一批戲曲名家擔任特聘教授,並與中國戲曲學院、國家京劇院等一流戲曲院校院團全麵合作,高起點高標準配備教學師資團隊。”
可以期待的是,一批才華橫溢的京劇“後浪”即將迎麵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