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藝新聞

浙藝原創舞劇《燈火闌珊處》展現宋韻文化魅力

出處:宣傳部(統戰部),舞蹈學院 文字:陳佳妮 圖片:江勇 舞蹈學院 編輯:杜俏俏 時間:2023-03-15
字體: 放大 縮小

3月15日,2023年省屬院團新年演出季項目、浙江文化藝術發展基金2022年度資助項目、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原創舞劇《燈火闌珊處》在浙江實驗藝術劇場演出。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要領導和浙江舞蹈界專家學者現場觀摩指導。


3B6A2513.JPG

3B6A2527.JPG

微信圖片_20230316090123.jpg


千年宋韻文化是浙江最具標誌性的文化名片,為讓千年宋韻在新時代“流動”起來、“傳承”下去,學校依托近幾年教師創作力量的不斷提升和創作水平的不斷提高,勇挑重任,致力於創作一部具有鮮明宋韻特色的浙江題材舞台藝術精品。




舞劇《燈火闌珊處》共分四幕,講述了宋嘉泰年間,權相韓侂胄執掌朝政,起用老年辛棄疾知鎮江府,而鎮江營軍心渙散、軍備廢弛,以北複中原為畢生之誌的辛棄疾立誌強軍,縱諫敗亦不為所挫,聯合民眾堅定不移地打造“萬人鐵甲之師”。但兵成之日竟是辛棄疾受陷罷免之時,華發蒼顏的辛棄疾再一次看到了北伐失敗。燈火闌珊處,“筆作劍鋒長”的他用詩詞勾勒出“金戈鐵馬”的夢中疆場。開禧三年,病危中的他最後一次穿上盔甲,向著畢生的北複之路走去……


3B6A2698.JPG


跌宕起伏的劇情,唯美婉轉的音樂,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完美推動劇情走向。演員們以飽滿的熱情和積極的狀態,將辛棄疾文武雙全的形象融進了民族舞蹈中,帶領觀眾走近宋韻文化,感受不朽的愛國情懷。

“演員對人物形象的刻畫和細膩,讓我感到身臨其境。我能夠從表演中聯想到當時的真實情景,看了很有感觸。浙藝的專業水平很高,綜合實力強。”一位舞蹈愛好者觀看舞劇後激動地說。



舞劇《燈火闌珊處》作為學校2022年重點創作項目和舞蹈表演“雙高”專業群建設標誌性成果之一,受到了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從2021年11月就啟動了該劇的創排策劃,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討,舞蹈學院發揮創作先行的牽引帶動作用,組建了自編自導自演的青年教師創作團隊,通過走訪谘詢宋韻研究的相關專家開展宋韻舞史研討和集中采風,曆經幾十餘次研討和修改,從劇本的創作,到情節、舞段的編排,再到演員角色的塑造,還有與之相呼應的展現宋韻特色的服飾、道具、舞美等多方麵的舞台效果進行打造再提升,整部舞劇創排過程中很好詮釋了創作團隊對藝術的精益求精。值得一提的是全劇演員均為在校學生和校友,舞蹈學院力求通過舞劇的創排實踐,有效提升學生的舞台實踐能力和教師的專業綜合素養。



近年來,浙藝舞蹈學院結合原創劇目的編排創作過程大力實施青年教師舞台實踐培養計劃,突出高校的創作特色,培養專業化程度較高的應用性人才和專業麵較寬的“編、創、演、研”應用性複合型人才,積累了比較豐富的實踐經驗。舞劇《燈火闌珊處》的彙報演出,標誌著浙藝在本土舞蹈傳承創新方麵邁上了新台階,有力弘揚了文化自信,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演出結束後,學校組織召開了專家研討會,聆聽汲取來自專家的意見和建議,以幫助舞劇今後能更好地進行修改和提升。


3B6A3043.JPG


關閉】 【 打印
上一篇:春暖三月,浙藝麗人湘湖行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