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藝新聞

匠新發展|非遺添彩銀發生活 合作賦能文化養老

出處:手工藝學院 文字:方雯靜 圖片:楊珂婷 李姝 編輯:田慧子 時間:2023-11-10
字體: 放大 縮小

對文化養老服務養老行業發展的新形勢,為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浙江藝術職業學院進一步深化高校服務社會的職能,自2022年3月起與濱江綠康陽光家園養老院開展合作共建係列工作。在11月6日至10日期間,學校組織師生團隊走進養老院助力第六屆文化藝術節活動,用非遺賦能老年友好型社會建設,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彰顯老年人的生命價值。

文藝彙演

11月6日,我校選送了戲曲、小品兩類,共計12個節目,參與陽光家園養老院文化藝術節開幕式。同學們的演出極具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一招一式、一腔一調都得到了觀眾席上長者們的喝彩和掌聲。

3.jpg

精彩回顧












非遺體驗

118日,手工藝學院師生團隊走進養老院,開展了以“匠心非遺,文化養老”為主題的非遺活態體驗活動。手工藝學院學子們開展了水印木刻、紮染和團扇繪製等活動,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進一步充實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強他們的幸福感和滿足感。

17.jpg

濱江綠康陽光家園養老院院長陳曉亮表示,長期以來的合作滿足了老年群體參與社會生活的需要,豐富了老年人精神層麵的文化需求,未來希望繼續和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加強產教研合作,共建學生實習實踐和服務社會的平台,打造高端養老服務業。養老院將嚐試通過設置文化體驗官、品牌策劃員的崗位,進一步與我校強強聯手,未來吸納更多的學生投入養老服務產業,推動養老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成果展示

水印木刻活態體驗活動中,在“藝小匠”學生團隊的指導下,老人們蘸取墨水,用刷子為印版上色,均勻地塗抹在刻有傳統紋樣的版麵上,對準印版平鋪年曆,借助馬蓮來回旋轉按壓,印版上的圖案由此拓印成功,後輔以水彩上色,獨具特色的新年年曆順利完成。







紮染體驗活動中,老人們在師生團隊的幫助下通過紮、縫、縛、綴、夾等看似無跡可尋的操作技巧,並參與靛藍上色和拆線晾曬,製作出了獨一無二紋樣的圍巾。










團扇繪製體驗活動中,老人們發揮了書法、國畫的特長,紛紛繪製出創意滿滿、意蘊豐厚的扇麵畫作品。







手工藝學院將繼續深耕匠新發展工程,發揚非遺文化,傳承非遺技藝,以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並積極對接養老產業,促進校企合作,推動產教融合,打造“文化養老+非遺活態體驗”新模式,探索文化養老彰顯社會文明新常態的路徑。

關閉】 【 打印
上一篇:“鬆庭流芳·龍吟華夏”陳加斌、吳樟華竹笛原創作品音樂會傳承江南笛樂神韻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