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藝新聞

2022年省中職職業能力大賽藝術專業技能(戲曲表演)賽項落幕 浙藝附中獲團隊一等獎

出處:黨委宣傳部 教務處 戲曲學院 戲劇影視學院 文字:黃宸儀 吳靜 圖片:喻蕾 蔡逸婷 賽事組 編輯:俞珂瑤 時間:2022-09-24
字體: 放大 縮小

金秋九月,丹桂飄香,喜看梨園,蓓蕾綻放。9月21日-22日,由浙江省教育廳、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主辦,浙江省教育廳職成教教研室、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承辦的2022年浙江省中等職業學校職業能力大賽(學生技術技能類)藝術專業技能(戲曲表演)賽項在浙江實驗藝術劇場舉行。本次大賽共有來自省內金華、嵊州、溫州、紹興、餘姚、杭州六個地市的參賽隊參加。

DSC_0478.JPG

885ccd27b08186319194a9cf6fb70c3.jpg

比賽賽程共兩天,賽前各參賽學校嚴格遵守大賽疫情防控政策,包專車出行、簽署疫情防控承諾書、提交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核驗環節審查嚴格,毫不鬆懈。所有選手參加走台,將試音、定位、走位、道具上下、答題測試等環節一一演練,確保賽事各個環節的順利進行;賽前說明會上,賽項承辦單位對比賽規則、走台流程、獎項設定、申訴方式等情況進行了詳細說明,在監督仲裁組的全程監督下進行了現場抽簽。

比賽內容包含基礎知識、基本功法展示、特技展示和劇目表演,重點考察選手的基本功法技能、角色塑造能力和戲曲知識的掌握程度。


04e6fd03e1e4a7a2b5e234bfc5ca4ea.jpg

05c76699a2d032b8798fd3a1b331f94.jpg

基本功法環節,選手們通過《花木蘭》《打金枝》《青青柳葉藍藍天》《寶蓮燈·宿廟題詩》《三打白骨精》《狸貓換太子》《穆桂英掛帥》《秦香蓮》等選段向評委和觀眾們展現了紮實的唱念功底。腿毯、起霸、趟馬、扇法、走邊、指法、水袖舞等基本功展示,讓現場的觀眾們看到選手們“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的積澱。唱、念、做、打是戲曲表演中的四種藝術手段,同時也是戲曲演員表演的四種基本功,通常被稱為“四功”。每位選手必須有過硬的唱、念、做、打四種基本功,才能更好表現和刻畫戲中的各種人物。

fa7a6bf23bf1e55a06a95386e272861.jpg

217386fdac44c453212b85b0cc37c1e.jpg

248c0c18244b063bae253a04ee90f8b.jpg

劇目表演環節,選手們身著華美的服裝,帶著精致的妝發,用時而婉轉優雅,時而高亢激昂的唱腔和張弛有度的身法,為評委與觀眾們表演《擋馬》《梳妝》《白蛇傳·斷橋》《戰金山》《竇娥冤·斬娥》等精彩故事。

微信圖片_20220924173539.jpg

微信圖片_20220924173555.jpg

微信圖片_20220924173622.jpg

微信圖片_20220924173616.jpg

通過激烈角逐,浙江藝術職業學院附中獲得團隊一等獎,紹興藝術學校、金華藝術學校(地方戲組別)獲得團隊二等獎,嵊州越劇藝術學校、金華藝術學校(京昆組別)獲得團隊三等獎。

微信圖片_20220924173628.jpg

微信圖片_20220924173610.jpg

金華藝術學校是本次比賽唯一一支京昆組別團隊。對於這個特殊的“唯一”,金華藝術學校領隊範老師談到:“京劇在表演、音樂、舞台美術等各個方麵都有一套規範化的藝術表現形式。讓孩子們先接觸京劇的原因就是希望她們能夠先接受最規範的教學,這樣再去接觸地方戲的時候,對於戲曲中程式性的運用就會更加地規範,也強化了她們對地方戲表演程式上的駕馭能力。”

微信圖片_20220924173633.jpg

1.jpg

2.jpg

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戲曲表演專業是國家“雙高”建設專業群的核心專業、全國首批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示範專業點。在近70年的發展曆程中,浙藝戲曲人始終以傳承發展戲曲藝術、躬耕戲曲教育事業為己任,培養了大批優秀的戲曲表演人才,形成了一套科學高效的人才培養模式,鍛造了一支戰鬥力強、團結凝聚的教學隊伍。

麵對可喜的成績,戲曲學院副院長周偉君有更多地思考:“從2021到2022年度,連續兩年在各大專業賽事中取得成績,充分展示了‘雙高’建設的成果,但不能僅僅滿足於現狀,在學校‘做強中職’的背景下我們要思考戲曲表演專業如何能從高原邁向高峰,培養更多拔尖人才,同時‘以人為本’推出真正有影響力的高水平劇目,這是下一步我們努力的方向。”



關閉】 【 打印
上一篇:喜報|浙藝師生在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中喜獲佳績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