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藝風景|吳樟華:將浙派竹笛藝術的根和魂傳承下去
由浙江省文聯、浙江省音樂家協會主辦的第四屆“浙江音樂獎”評選活動,經過初評和終評的嚴格評審,浙江藝術職業學院音樂學院院長、黨總支書記、一級演奏員、教授吳樟華高票獲得“浙江音樂獎”。8月2日,頒獎典禮在杭州運河大劇院舉行,吳樟華現場以一曲酣暢淋漓的《秦川情》,獲得滿堂彩。
家學淵源 師出名門
受家庭影響,吳樟華自小學習嗩呐、三弦、竹笛,1980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取浙江藝術學校,師從“江南笛王”趙鬆庭先生,畢業後留校任教,後就讀於中國音樂學院,1992年擔任深圳市歌舞團獨奏演員,2002年經紹興市人才引進擔任紹興藝術學校校長、紹興文理學院音樂學院藝術總監,2008年調入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工作至今。他矢誌不渝、苦心孤詣地追求音樂之夢,博采眾長,在笛藝日漸精湛的同時,不斷提升藝術理論和創作水平。
作為音樂學院院長、黨總支書記,吳樟華行政事務繁忙,但他仍然保持著每天早上來學校之前練習一個小時竹笛的習慣。為了提升自己的藝術水平和理論素養,他先後赴上海音樂學院攻讀竹笛演奏專業碩士,赴中央音樂學院做高級訪問學者,赴維也納音樂學院學習研修。
作為浙派竹笛傳承人,吳樟華深感自己肩上責任的沉重,他說:“幾十年來教書育人,傳承竹笛藝術的初心一直未變,我始終把精力放在舞台和講台上,在教學中努力培養優秀人才,在舞台演出中傳播竹笛藝術,讓更多人愛上浙派竹笛,愛上傳統音樂。這些年,我也一直在做嚐試,希望在教學和演奏中有更多突破。”
成果豐碩 貢獻卓越
四十餘載的藝術生涯中,時間給了吳樟華最好的回報,在演奏、教學、科研、創作等方麵取得了累累碩果:2018年《笛畫江南》吳樟華竹笛獨奏音樂會(委約作品)由中國科學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並在央視音樂頻道、華音網、學習強國等傳媒平台廣為傳播;他主編《沈鳳泉江南絲竹音樂傳譜》、編撰竹笛與民族管弦樂作品集《鬆庭流芳·笛畫江南》,參加首屆“鬆庭龍吟”全國竹笛邀請賽獲優秀指導教師獎,參加“上海之春”全國竹笛邀請賽、浙江省大學生藝術展演獲優秀指導獎;指導學生入圍文化和旅遊部第七屆全國青少年民族器樂教育教學成果展示活動展演最高獎,領銜浙藝江南絲竹音樂演奏團入選文化和旅遊部全國民族器樂優秀樂種展演……
近些年,吳樟華主持、參演重要演出數十場。紀念一代宗師——趙鬆庭先生名家名曲音樂會,《鬆庭流芳·笛畫江南》委約作品吳樟華竹笛獨奏音樂會,中國(青島)藝術博覽會開幕音樂會,中國臨平國樂節當代著名演奏家協奏曲專場音樂會,朱曉穀經典作品(上海)音樂會,“競秀長城、祝福祖國”北京長城音樂會,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管樂周,杭州新版旅遊宣傳片《聆聽杭州》等的舞台上均有吳樟華的精彩亮相。
吳樟華先後主持、領銜多個創作和團隊項目。主持創排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小型舞台劇作品《陽光大道》,領銜創排並擔任主奏的越劇《幽蘭逢春》入選第五屆中國越劇節展演、浙江文化藝術發展基金資助項目、浙江舞台藝術創作重點題材扶持項目,領銜創排、擔任音樂總監和主奏的大型民族管弦樂音畫《聽見江南》完成首演,好評如潮。
近年來,吳樟華致力於浙江本土民族音樂的保護推廣創新和浙江本土音樂原創作品的研究與推廣,帶領團隊創作原創作品10餘件,榮獲浙江省音舞節金獎,團隊成員發表相關論文30餘篇,出版音像製品10餘件,完成課題20餘項,社會服務音樂會近50場,惠及觀眾3萬人。除此之外,在吳樟華的帶領下,浙藝音樂學院在音樂專業人才培養、創作研究和實踐、社會服務等方麵均取得突出成績,更有不少學子慕名而來,拜吳樟華為師學習竹笛藝術。
熱心奉獻 影響廣泛
吳樟華熱心助人,為音樂事業發展無私奉獻智慧和學識,展現了藝術名師風範。他先後兼任浙江民族管弦樂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浙江省音樂家協會副秘書長、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理事、中國藝術職業教育學會音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竹笛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杭州師範大學碩士生導師等職務,先後獲得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竹笛專業委員會突出貢獻獎、浙江省高職院校音樂表演專業帶頭人、首批浙江省文旅係統優秀專家、教育部職業院校音樂表演(竹笛演奏)技術技能大師以及首屆“浙藝教學名師”稱號等。
長期的表演經曆中,吳樟華的敬業精神享譽業內外,某次赴海南進行“江南絲竹”民間樂種展演的途中,左手掌不慎骨折,但他仍然忍著痛堅持完成了演出,在業界傳為美談。在藝術教育上,吳樟華延續了趙鬆庭先生的精品創作和藝術文脈,精彩演繹《二凡》《三五七》《幽蘭逢春》等竹笛代表作,對中國笛樂文化的研究、傳承和創新發揮著積極作用,成為當代浙江民族音樂演奏與教學領域的領軍人物之一,擁有廣泛而深遠的藝術影響力,為江南民樂乃至浙江文化藝術繁榮發展作出了貢獻。
吳樟華以音樂藝術為誌業,長期活躍在藝術舞台上,此次“浙江音樂獎”評選競爭激烈,吳樟華憑借著對笛樂藝術的深沉熱愛和卓越的藝術成就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他表示:“此次獲獎要感謝學校,是學校給我提供了發揚浙派竹笛藝術的舞台,也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藝術追求,一定要守好浙派竹笛藝術的根,把江南音樂藝術的魂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