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愛的老師|張義莎:潛心育人,勤學不輟
春風化雨育桃李,潤物無聲灑春暉。浙藝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張義莎,堅守講台十四載,用真誠與溫暖陪伴著一屆又一屆學子,在時光裏書寫著一個又一個她和浙藝學子的故事。
2019年,張義莎來到浙藝,開啟了她與浙藝故事的嶄新一頁。三年來,她主要承擔《思想道德與法治》《黨史國史》以及《形勢與政策》等課程的教學工作。“內容為王,潤物無聲”是她秉持的教學態度,“親切溫柔,生動有趣”是學生們對她上課最多的評價。使課程教學貼近社會實際、貼近高職學生、貼近藝術專業特色,給學生有溫度、有質量、高水平的知識傳授和靈魂啟迪,這是她針對藝術類專業學生摸索出的一套獨特有效的教學方式。
相對藝術類專業課程而言,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學生們來說略顯枯燥。張義莎為此下了很多功夫,她主動了解學生們的專業課程,在閑暇之餘閱讀瀏覽大量文章和視頻資料,將其巧妙結合在課程中;對不同專業的學生做到“因材施教”,在給音樂學院的同學們授課時,她通過講述老一輩音樂家們的故事,給學生們“沉浸式體驗”;在給設計學院的同學們上課時,她則結合相關美術作品進行講述,讓學生們學習文化課的同時也鞏固了專業知識。生動的課堂,輕鬆活潑的氛圍,悄無聲息地解除了她與學生之間的“陌生屏障”,學生們開始親切地稱她為“莎姐”,將她當作朋友,對她敞開心扉、傾訴心事。
張義莎與學生之間是“雙向奔赴”,學生對她的愛也體現在生活的種種。在她以代課老師身份來到浙藝的第一年,由於家距離學校較遠,她每天要早起乘坐交通工具,曆經兩個小時的換乘提前到達學校,在教室等待學生的到來。有一位學生發現了她總是格外早地來到教室,了解原因後,便常常早到陪伴她度過等待的幾十分鍾。在結課時,這位學生贈送了她一本書和一封親筆信,表達了對學習她的課程的感悟與收獲。“浙藝真的帶給了我太多溫暖,我也非常喜歡我的學生們。”浙藝學子的溫情深深打動了張義莎,讓她很快適應了新的工作環境。前不久,當她遇到視頻錄製的難題時,她的學生們積極熱情地幫助她寫腳本、拍攝和剪輯視頻,解決了她的燃眉之急……這些稀鬆細碎的日常小事,拚起了張義莎與學生之間的種種回憶,讓她在教書的路途上,更加堅定前行。
勤學不輟,是張義莎的座右銘。課後的她從未停下腳步,她堅持教研結合,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入職浙藝以來,她獲得2019年度浙江藝術職業學院課堂教學優秀獎。她領銜的《形勢與政策》課教學團隊參與浙江省教育廳主辦的2020年浙江省高職院校教學能力(公共基礎課組)比賽,獲得三等獎。她還被評為2020年度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優秀教師”,這些榮譽獎項,體現著她對自身的嚴格標準,以及對教育的一腔赤誠。
懷著對教育事業的癡心,對學生的愛心,對工作的熱心,張義莎在平凡的崗位上執著追求,抒寫無悔青春,以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思政課教師的使命擔當。時光的書,在風裏翻轉,悠悠歲月裏,期待張義莎續寫她與浙藝的故事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