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藝優創|音樂劇《萬事皆有可能》:用獨特的青春致敬18歲
近日,2019級音樂劇(3+4)班畢業作品——音樂劇《萬事皆有可能》在學校黑匣子劇場精彩上演。該劇采用點唱機音樂劇風格,借鑒著名百老彙音樂劇《Anything Goes》的英文名,講述了某國際學校的高中生們正如火如荼地為校園藝術節備戰。在這個充滿創造力和民族自信力的時代,他們渴望向來到人間的十八年致敬,展示了一段富有挑戰和樂趣的旅程,呈現出一群勇敢拚搏、青春朝氣、樂觀向上的當代學生形象。
一開場,一群青春洋溢的學生們在舞台上細數自己的夢想,對未來充滿了憧憬,跳起舞來熱情奔放,青春四溢,年輕人的活力立馬感染了現場觀眾。該劇共3幕,選用《馬戲之王》《我存在》《世界的盡頭》《Mama who bore me》《Fan Tan Fannie》《良渚回想》《紅玉丹心》等13部中外經典作品選段,巧妙講述學生們之間的故事。2019級音樂劇(3+4)班27位學生穿梭於中、英文語境,用唱、演、跳的音樂劇形式展示出當代學生不一樣的青春。
該劇利用學生們在以往6個學期從專業課堂中掌握的作品,如唱過的歌、跳過的舞、朗誦過的台詞、表演過的片段等,把已有的碎片材料加以有機編織,通過兩個月的打磨,創作出一台中等類型的音樂劇屬性劇目。其中有許多細節可圈可點,為了爭奪排練室而鬥舞,同學們之間的相互鼓勵,年輕一代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追尋……既展現了校園時代的純真友誼,又體現了年輕人對理想的不懈追求。在最後一幕中的決賽現場,通過燈光處理來展現一個個節目的轉變,節目風格迥異,真實還原了校園裏藝術節的真實場景,劇中的多個細節都原汁原味反映了校園生活。此次演出既是音樂劇基礎教學的成果展示,也是對知識點再創造的結晶。
該劇導演信洪海說:“這部劇要告訴人們的是一個人在成長中有很多可能性,隻要不放棄,萬事皆有可能。人的一生應該是豐富的,在學生時代要給學生樹立人生目標,讓學生多元化發展。創作一個藝術作品首先要有思考,關注當下現實生活,讓觀眾產生共鳴。”
“《萬事皆有可能》是我們在浙藝學習階段的一項成果展示,今後在音樂劇道路上,還有許多未知的挑戰。浙藝教會了我們即便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有樂觀的心態,隻要不放棄,一切皆有可能。臨近畢業,我們會帶著浙藝精神繼續拚搏,在專業道路上繼續努力!”2019級音樂劇班學生馬莉雲露說。
2019級音樂劇(3+4)班是浙江藝術職業學院與浙江傳媒學院合作開展中職與應用型本科一體化人才培養試點,聯合培養高素質高層次從事音樂劇表演的應用型專業人才的第一屆畢業生。中職階段(3年)教學任務由浙藝附中負責完成,本科4年教學任務由浙江傳媒學院負責完成。近年來,在我校“十四五”規劃提出“做強中職,做大高職,錯位發展”的目標定位下,音樂學院狠抓專業建設,提升教學質量,紮實推進音樂劇 “3+4中本一體化”專業建設。目前,我校共有音樂劇專業3個班級,在校生85名,在轉段考試,即今年浙江省高校招生職業技能藝術類考試中,我校音樂劇專業學生包攬了影視表演(音樂劇)專業前15名,共計22人排名全省前30名,交出了靚麗的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