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藝新聞

浙藝優創|走進話劇《1977》幕後:汗水澆灌夢想之花

出處:宣傳部 文字:俞珂瑤 編輯:杜俏俏 時間:2022-04-20
字體: 放大 縮小

在浙藝第十四屆綜合展演季上廣受好評的話劇《1977》,最近正在如火如荼地修改打磨中,該劇將在7月底全新亮相浙藝金鵠電影節。相比之前,此版將融入更多影視語彙,結合攝影、攝像、多媒體等專業,碰撞出“1+1>2”的教學效果。

這部師生同台聯合演繹北大荒知青為了能夠上大學、衝破層層阻礙改變命運的話劇,以一股厚重的力量掀起了曆史的回眸。該劇讓觀眾看後對那段往事有了更深的了解。

一台戲從籌備到演出,其中要付出許多汗水和努力,背後也有許多感人的故事。“我們學校的專業教師團隊有凝聚力,工作認真嚴謹,敬業精神令我感動。”該劇導演、戲劇影視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那剛說。

有些老師不僅指導學生如何打磨演技,還在戲中扮演重要角色。戲劇影視學院教師吉京京就是其中一位。《1977》創排期間,他不僅要完成教學任務,還在戲中扮演有大量台詞的重要角色“老遲”。每天白天上課,晚上他舍棄休息時間,留下來和同學們一起排練,經常排到很晚而沒能回家照顧孩子。文化管理與教育學院青年教師王皆慧是《1977》的執行導演,她每天晚上盯著學生一遍遍地聯排,不計辛勞和報酬。她雖然承擔了大量的教學任務,還擔任班主任,可課外時間幾乎都泡在了排練廳。每天晚上陪學生排練結束,還要做好收尾工作。每一場演出她都親自在劇場盯著,演出前檢查學生的麥克、服裝、化妝等,來得比學生早,走得比學生晚。

擔任舞美設計的設計學院常務副院長李昌國為了呈現完美的舞台效果,多次修改舞美設計方案,在劇場裝台三天三夜。燈光設計葉文誌老師花了整整3個通宵的時間在劇場裏合成260個燈光程序,耐心細致地教學生操作。舞蹈編導李毅源老師在業餘時間給學生作指導,聲樂指導楊曉浤老師一遍遍地給學生們練聲,輔導學生聲樂演唱,盯著學生在錄音棚裏錄音。老師們不厭其煩,拿出所有時間陪伴學生,助力學生成長。

微信圖片_20220414161029.jpg

老師們的敬業也為學生做了表率作用,感染學生要用一絲不苟的態度對待藝術。在劇中飾演“小根寶”的2017級戲劇影視一貫班學生丁佳貝,在這部戲開排前受傷了,老師為了他的身體著想,勸他不要參演了。可丁佳貝一再堅持不能錯過參演畢業大戲的機會。因為腿受傷而不能完全打彎,排練前期他都在一旁看著。後來等腿好些了,他便投入到角色排練中。“小根寶”這個角色在劇中有許多下跪、翻滾等大幅度動作,可丁佳貝一直帶傷咬牙堅持。老師們考慮把某些大幅度動作刪減,可他卻說“老師,我可以”。每次排練完,丁佳貝都是大汗淋漓。

微信圖片_20220414155019.jpg

通過這部話劇,不僅使同學們走進知青歲月,更讓他們深受觸動,明白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師生同台演出讓學生快速提升專業能力,同時鍛煉師資隊伍研究、創作能力,明晰專業方向。前些年,浙藝師生同台話劇《我的靈魂永不下跪》《茶人杭天醉》的成功演出,也為創作《1977》積累了經驗。《1977》首演當晚,浙江話劇團、杭州演藝集團等單位的負責人對我校學生的畢業大戲演出表現也是大加讚賞。

“表演教學有點像中醫坐診,要有個性化教育,10個演員10個樣。性格化教育是教學難點,難在針對不同的學生要用不同的教學辦法,讓學生找到獨特的自己,今後走上社會,能夠找到職業幸福感。浙藝有肥沃的教學土壤,讓我們有信心做好藝術職業教育。”那剛說。

微信圖片_20220414161710.jpg


關閉】 【 打印
上一篇:浙藝學習 | 《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精讀大賽優秀作品展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