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慶二十大│浙藝戲曲進校園活動火熱開展
11月下旬,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戲曲學院聯合杭州錦繡育才教育集團、臨平區文化館、拱墅區戲劇家協會、臨平區實驗小學等單位,開展了8場“傳統文化校園行 美育精神共傳承”戲曲進校園係列活動,將戲曲帶進錦繡中學、臨平區實驗小學、育才中學、京杭小學等中小學,以劇節目展演的形式引導學生體驗傳統文化,以沉浸式體驗活動來傳播戲曲知識,培養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增強學生戲曲藝術素養和審美素養,進行戲曲美育教育。
本次進校園活動的演出團隊由2020級永嘉昆劇班學生組成,節目包括《林衝夜奔》片段 、牡丹亭《遊園》片段、《孽海記·思凡》片段、《扈家莊》片段、《山門》身段表演、髯口身段表演、《孽海記·下山》片段和把子功“小快槍”表演、腿毯功展示等等,演出的節目穿插在由青年教師耿綠潔主講的《國風送雅-昆曲表演藝術漫談》講座中,用昆曲折子戲片段及昆曲基礎身段腿毯功展示來普及昆曲知識,給中小學師生們帶來了別開生麵又富有意義的“第二課堂”,豐富了他們的校園文化生活,讓學生們近距離感受戲曲藝術所蘊含的中華文化之美。
“耿老師的專業講述與同學們的精彩演繹,讓我們感受到傳統文化之美。浙藝同學們的唱腔、形體、眼神和念白,傳遞了昆曲藝術特有的魅力。正所謂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我們也看到了演員們的勤奮與毅力,這讓我深深為之折服。”育才中學初一學生曹皓越說。
一位小學音樂教師說,自己十分喜愛戲曲文化,也很想讓小朋友們接觸戲曲文化。今天看了浙藝同學們的專業表演,收獲特別多,希望學校能引進這方麵的教材,或者更多像自己一樣的音樂老師能受到戲曲專業教師的指導。希望我國傳統文化的精粹不要被時代所遺忘,讓孩子從小汲取戲曲的美育教育。
一位小學生媽媽說,非常難得看到專業院校的老師用這樣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解釋戲曲知識,真希望學校開設這樣的興趣課,讓孩子多體驗戲曲,體會傳統文化的美。
戲曲學院副院長周偉君表示,浙江藝術職業學院作為全國非遺戲曲人才培養基地和全國越劇表演人才培養高地,具有近70年的戲曲教育史,戲曲表演專業作為全國“雙高”專業群建設專業,擁有一支全國頂尖的戲曲教學團隊,責無旁貸地擔當起戲曲傳承發展的重任,推進落實戲曲進校園的相關任務,為全省大中小學美育教育事業發展,為戲曲藝術傳承傳播,為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價值內涵,進一步激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活力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