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非遺文化踐行指示精神|浙藝與永昆聯合培養的新一代永嘉昆劇傳承人正茁壯成長
2021年初,央視《中國影像方誌·永嘉篇·戲曲記》以專題形式向大眾介紹了永嘉昆曲,近日,央視再度以專題形式播出《永昆雋永習近平心係非遺保護》,永嘉昆劇成為全社會熱議的焦點。與此同時,在錢塘江畔的浙江藝術職業學院的校園裏,一支永嘉昆劇的新生力量正在悄悄成長、靜待著戲曲舞台上的萌芽與綻放。


浙江永嘉被稱作南戲故裏。作為昆曲的一個流派,起源於宋元時期南曲的永嘉昆劇至今仍在被人們傳唱。20年前,昆曲在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然而卻未能改變永嘉昆劇一度瀕臨失傳的困境。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發展一直是習近平總書記心中牽掛的大事。200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時,曾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六次就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進行批示。


全國七大昆劇團,浙江占有兩席,一個是浙江昆劇團,另一個就是永嘉昆劇團。多年來,我校致力於浙江地方戲曲劇種的傳承保護與發展,努力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精神,自覺擔當起全省藝術教育基地的責任使命。學校長期探索現代學徒製人才培養,深化產教融合、校園合作,先後與浙江昆劇團、永嘉昆劇團開展校團合作的訂單人才培養,為列入浙江首批非遺名錄、文化部重點支持的全國七大昆劇團培養新生力量,為昆劇事業傳承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回溯2020年,浙江與藝術職業學院與溫州永嘉昆劇團聯合進行人才培養,招收2020級永嘉昆劇校團合作訂單班。2020年初秋,來自浙江溫州、河北、山東、江蘇等不同地域的34名學子跨入了浙藝大門,並於10月11日在綠樹如蔭的蓋叫天故居舉行“初心照我心”開學第一課,行拜師禮,係練功帶,以戲曲人特有的儀式向梨園宗師致敬,明心、明誌、明德,宣告傳承之任、學藝之路的開啟。




如今,他們已在校園中度過了一個多學期。每天清晨、日暮,校園中都可以看到他們勤奮練功的身影,傳統戲曲藝術神韻逐漸注入到每一位同學的身上。他們在刻苦中孜孜以求、在勤學中精益修為,在2021年《浙·藝·年》專場演出、《傳承》師生同台戲曲專場等演出中已初顯風采。承載著昆曲藝術600年曆史積澱,承載著永嘉昆劇的未來發展,新一代永昆幼苗們正在茁壯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