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藝新聞

銘記百年黨史,演繹戰地浪漫 首屆浙江文化藝術發展基金項目《清溪謠》成功首演

出處:宣傳部 文字:葉靈芝 圖片:王雨欣 編輯:王玲瑛 時間:2021-05-24
字體: 放大 縮小

5月21日晚,浙江藝術職業學院獻禮建黨百年的原創話劇《清溪謠》在長興大劇院首演。《清溪謠》圍繞1944年前後,新四軍蘇浙軍區在長興的抗戰故事展開。新四軍“鐵軍”精神誕生於爭取民族獨立和國家解放的偉大抗日戰爭時期,是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寶貴的曆史資源和精神財富。這部原創話劇采用時空對話方式,以當代大學生的視野,再現戰火連天歲月中,新四軍蘇浙軍區司令部後方醫院的故事。讓年青一代與革命精神產生更深的共情共鳴,呼喚新時代青年扛起屬於自己的曆史使命,青春向黨、奮鬥強國。

微信圖片_20210524152113.jpg

《清溪謠》首演開幕式由浙江藝術職業學院、長興縣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中共長興縣委宣傳部、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戲劇係、長興縣文廣旅體局、長興文旅集團共同承辦。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朱海閔現場宣布《清溪謠》首演開幕,長興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少鵬主持首演開幕式。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人事處處長胡雁,湖州市委宣傳部部務會議成員、市社科院院長謝占強,浙江藝術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夏開堂,長興縣委宣傳部、文廣旅體局、長興文旅集團等領導出席首演開幕式,觀看了演出。

浙江藝術職業學院院長黃杭娟在首演致辭中提到,作為入選首屆浙江文化藝術發展基金的原創話劇,《清溪謠》彙集了我校戲劇係表演藝術、戲劇影視表演、美術係舞台美術設計與製作等專業的優勢力量,融入新四軍在長興的熱血征戰故事裏,讓曆史的時光在舞台上重疊,讓革命的精神在藝術中傳承。

《清溪謠》中有一段劇情是四位大學生用隨身帶的畫板擋雨,而新四軍的戰士用身體守護繳獲得來的大炮,這正好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引人思索“如果戰爭來臨,我們是否擁有前輩不屈的精神?”在劇中學,在行中思,在對比中悟,啟發青年一代審視自身,讓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是主創的追求之一。《清溪謠》總導演、戲劇係副主任、教授荊芳說,從5年前開始,每年都會組織表演藝術專業師生深入到長興新四軍蘇浙軍區舊址采風,進行實地藝術創作和教學。希望通過藝術作品的創作與呈現,使年輕人能夠真正從心底認同這段光輝曆史、敬畏革命先烈。

《清溪謠》特邀原蘭州軍區戰鬥文工團一級導演、浙藝特聘教授孫學增擔任導演。他說,正是對革命先輩的敬仰,指引著我們找到了創作的靈感,給予我們源源不斷的動力,用更好的作品來傳承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廣州軍區戰士文工團編劇、國家一級演員舒晨,是《清溪謠》編劇。首演結束後,她對年輕學子能達到這樣的演出水準倍感欣慰、欣喜,勉勵同學們更多曆練自己、豐富自己。她說,《清溪謠》是兩種跨越時代的青春的碰撞,是一種對比,是一種連接,也是一種融合。

劇中小瑛的飾演者鄭寧玥是戲劇係表演藝術專業2019級(五年一貫製)班高二學生,在劇組兩個多月熏陶裏,她學習了很多,也提升了自己。鄭寧玥認為,革命者不屈的精神需要年輕一代傳承,希望通過這場演出讓更多人知道今天的和平生活來之不易,一定要牢記和珍惜。

5月22日上午,《清溪謠》研討會在長興舉行,與會專家紛紛讚揚演出效果超額完成了學校的創作任務。中國田漢研究會會長周光為《清溪謠》首演成功點讚。他希望《清溪謠》能夠發展得越來越好,未來走上更大更廣的舞台,讓更多人看到。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首屆專家委員會委員、浙江省戲劇家協會顧問周冠均,對《清溪謠》首演將革命主題與革命曆史發生地完美融合的形式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首演活動策劃、運作非常成功,不論是老師還是學生,對這場演出都注入了無盡熱血。同時提出建議,如果增加劇中人物心理層次的表演,人物形象將會更加鮮明生動。沈勇、倪東海、王魯杭、葉誌良、朱為總等專家也紛紛肯定演出成功,並為後續修改提出了寶貴意見。共同主辦《清溪謠》首演開幕式的長興地方代表長興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縣文聯主席劉月琴,縣融媒體中心黨委委員、總編輯王曉偉,長興文旅集團總經理魏燕等長興相關單位領導出席了研討會。


關閉】 【 打印
上一篇:聲台形表樣樣全能,2021年鄉鎮文化員定向培養招生專業素質加試舉行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