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牢思政課程“主渠道” 種好立德樹人“責任田”——校黨委書記薛亮赴社會科學部進行調研
為進一步了解目前我校思政課堂教學情況,推動加強思政課和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4月27日上午,校黨委書記薛亮深入教室,與學生共同聽取社會科學部教師胡芊主題為“遲到的正義是不是正義”辯論課和孫彪主題為“時政熱點下的生態文明”概論課。
薛亮對兩位教師的教學情況、教學效果給予肯定。他表示,法治辯論課不僅能提升學生法治素養和思辨能力,同時能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層次思考社會問題及法律問題,幫助學生樹立對憲法和法律的忠實信仰;而對學生進行生態文明建設教育,圍繞著教學中蘊含著的生態文明思想,既把握好了課程知識與生態文明教育的最佳結合點,又通過有效途徑,增強教學實效性,提升了學生的生態文明素質。
4月30日上午,結合前期聽看課,薛亮再次赴社會科學部,聽取直屬社科部黨支部書記、副主任陳毅以及概論、基礎、綜合三位教研室主任的發言,並圍繞教學、科研、隊伍建設等內容進行交流。薛亮指出,“思政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學校黨委曆來非常重視思政理論課建設和各項工作的開展,社會科學部要落實好思政課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作用。校黨委對於社會科學部麵臨的困難和問題,如師資隊伍建設、科研能力提升、學風問題改善等,將加大支持力度,並逐步予以解決,以期進一步推動學校思想政治建設工作取得紮實成效。薛亮就如何提高思政課教學教研質量提出希望和要求:一是研發符合藝術院校學生學習並能發揮藝術院校特殊資源優勢的教材,把教材研發編寫作為科研建設和提高教學質量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二是圍繞學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完善“三全育人”和“大思政”教育體係,打造校級課程思政數據資源庫,協同育人,資源共享;三是以教師教學技能比賽為抓手,全麵提高教學質量,讓教師通過技能比賽這個平台,進一步錘煉、提升技能、加快專業成長;四是圍繞今年建黨百年主題,把黨史學習教育作為思想政治課的重要內容,這既是廣大思政課教師的職責使命,也是深化思政課改革創新的必然要求。
陳毅代表社會科學部表示,將按照校黨委提出的目標,齊心協力,拚搏奮鬥,為學校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