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藝新聞

展演季|18級文物修複與保護專業畢業設計作品展:看文物重生神技

出處:宣傳部 文字:黃宸儀 餘佳雯 圖片:林俊辰 編輯:杜俏俏 時間:2021-01-04
字體: 放大 縮小

1228日—30日,文化管理係18級文物修複與保護專業畢業設計作品展在我校8號樓204教室和文物修複實訓室開展,展覽分為裝裱、書畫、古籍以及古陶瓷修複四個模塊,展示了同學們三年來在文物修複方麵學到的高超技藝。

書畫與裝裱的融洽結合,同學們用自己的雙手,讓創新與作古在作品中巧妙地融合起來,向我們展示了古畫的特色以及同學們的裝裱能力,展現出濃烈的文化氣息。

《紅葉題詩仕女圖》是同學們臨摹的唐寅作品,這幅中國畫絹本與工筆人物畫的共同結合的作品,以“三白法”染仕女的麵部,突出管女的濃妝豔抹,采用重彩手法,給人生動傳神的感覺。

《行書五言聯》是以“群山林處得,流水竹間聽”為主題的書法紙本,行雲流水般連貫的線條,蒼勁有力的筆鋒,表現出作品的氣勢磅礴和雄渾大氣的風格。

文物修複實訓室中數個被修複得完好如初的瓷器,精致光滑的漆麵,散發著閃亮的光芒,仿佛在訴說它們昔日的故事。

·龍泉窯青釉劃花瓶通過傳統的大漆修複和後期的色漆手段,以更加當代化的思考方式去探索古代工藝的無限可能,最終將一組完好的瓷器呈現在世人眼前。另一組宋·越窯黃釉洗,運用金繕、生漆等修複方式,將現代藝術與傳統工藝結合起來,通過精彩繽紛的色彩碰撞,將黑色與金色進行巧妙融合,愈發成熟的美學風格,為修複過後的器皿增添硬朗樸實的風格。

18文物修複的華佳敏同學在介紹被修複的古陶瓷作品時表示:“很有幸可以接觸到這些從祖先手中傳承下來的物件,當老物件被同學們一起從破損修複到完整,就非常的有成就感,所以能學到這一門手藝真的非常幸運。”

“文物修複”在向大家展示曆史痕跡的同時,也幫助大家了解祖先們的生活軌跡。在華夏文明五千多年的曆史進程中,古代勞動人民在生活生產中凝結出來的智慧結晶,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破損。而此次展覽則告訴我們,無論藝術品在歲月的侵蝕下出現了怎樣的破損,同學們仍然有能力和技術,運用各種手段讓它們完好如初地重現在世人眼前,煥發出新的光彩。

同學們認為,學習這個專業的過程是一個讓大家充分了解到中國數千年曆史文化底蘊的機會,大家仿佛親眼看到了老祖宗們用靈巧的雙手創造出一件件曠世巨作,文物的價值不在於修複,而是傳承。臨近畢業,說不遺憾是假的,同學們用心準備畢業展,是對這兩年多學習的交代,亦是對未來的展望。


關閉】 【 打印
上一篇:展演季|2021屆民族傳統技藝班畢業展:源於內心,創於初心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