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藝新聞

一代宗師 鬆庭流芳 | 紀念趙鬆庭逝世二十周年係列活動舉辦

出處:黨委宣傳部 音樂係 文字:杜俏俏 圖片:華音網 王歡 江勇 編輯:王玲瑛 時間:2021-10-28
字體: 放大 縮小

01.jpg

鬆庭流芳,笛畫江南,隨著清婉悠揚的笛聲響起,一幅幅秀麗動人的江南畫卷仿佛展現在觀眾眼前,令大家如癡如醉。10月27日晚,“鬆庭流芳·紀念趙鬆庭逝世二十周年竹笛名家名曲音樂會”在杭州大劇院歌劇廳舉行。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朱海閔,浙藝黨委書記薛亮,趙鬆庭先生的傳人弟子、親屬與現場觀眾一起觀看了演出。

趙鬆庭.jpg

趙鬆庭先生(1924-2001),是著名笛子演奏家、理論家、作曲家和教育家。他將南北兩派的竹笛演奏進行融合,首創竹笛“循環換氣”演奏技術,創作了《早晨》《三五七》《婺江風光》等廣為流傳的笛子獨奏曲,曾發表《笛藝春秋》等音樂專著,並研製了排笛、低音笛、彎管笛、骨笛等新品種樂器。


上世紀七十年代起,趙鬆庭先生長期任教於浙江藝術學校(現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竹笛演奏人才,奠定了浙江笛樂教育在全國的地位。

DSC_1229.JPG

薛亮致辭


“我們始終沒有忘記先生初心如炬、使命如磐的愛黨愛國精神,打破南北界限、兼收中西優長的藝術創新精神,感悟思想偉力、勇攀文藝高峰的藝術奮鬥精神,以及潛心治學、誌存高遠的藝術教育精神。”薛亮向趙鬆庭先生致敬,他表示,作為先生以半生相托的學校,浙藝已經成為今天學習、繼承趙先生笛樂藝術及其精神心誌的中心。我們紀念先生,應當共懷虔誠之心、共懷文化自信,為不斷推進中國民族音樂事業、不斷打造“文藝高峰”而彼此心照、攜手奮進!


DSC_1240.JPG

趙曉笛致辭


趙鬆庭先生的兒子趙曉笛也來到了現場,他對從全國各地趕赴杭州的藝術家和民族音樂愛好者表示了衷心的感謝,也對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多年來為收集整理趙鬆庭的藝術資料、弘揚笛子藝術和樂器理論做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表示了感激之情。


DSC_1573.JPG

蔣國基演奏《劍影醉月》


DSC_1683.JPG

詹永明演奏《鷓鴣飛》


DSC_1777.JPG

王次恒演奏《觀海河》


DSC_1852.JPG

戴亞演奏《山野情》


DSC_1819.JPG

詹永明、王建元演奏《幽蘭逢春》


DSC_1346.JPG

陳悅演奏《三五七》


DSC_1321.JPG

蔡拯演奏《采茶忙》


DSC_1251.JPG

張列指揮


當晚的音樂會上,聚集了趙鬆庭先生笛樂藝術的優秀傳人,如蔣國基、詹永明、王次恒、戴亞、王建元、吳樟華、陳悅、蔡拯等等,可謂大咖雲集,星光閃爍。音樂會由著名中、西指揮家、作曲家、中國國家一級指揮張列執棒,浙江民族樂團演出。演出節目除保留演繹趙鬆庭先生的經典曲目《采茶忙》《三五七》《鷓鴣飛》《幽蘭逢春》《婺江風光》以外,還獻上了趙鬆庭先生傳人弟子的原創作品《騰飛》《山野情》《觀海河》等。


DSC_1895.JPG

全體演奏家演奏《婺江風光》

演出現場,一曲由全體演奏家集體演奏的《婺江風光》將演出推向了高潮,全場觀眾熱血沸騰,掌聲經久不息。“太震撼了!我手都拍疼了。”來自浙江農業大學學生黃隆激動地說,他是一位笛子愛好者,演出現場還有很多和他一樣帶著笛子前來觀看演出的學生。他們表示,今晚的音樂會奏響了竹笛藝術的最強音,希望這樣高水平的笛子音樂會能更多一些。

DSC_1451.JPG

吳樟華演奏《騰飛》

趙鬆庭的學生、浙江藝術職業學院音樂係主任、竹笛教授吳樟華表示,今天的演出讓大家仿佛又回到了當初跟先生學藝的日子:“雖然先生已經離開我們20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一直浮現在眼前。我們深切懷念先生,將在傳承笛藝的道路上,繼承和發揚恩師的精神,勇往直前,永不停息。”

DSC_1250.JPG

浙江歌舞劇院著名主持人王璐


3B6A9151.JPG

“鬆庭流芳·紀念一代宗師趙鬆庭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竹笛藝術周係列活動”由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杭州演藝集團共同主辦。今晚,藝術周的另外一場重點活動“第二屆‘鬆庭龍吟’全國竹笛邀請賽獲獎選手音樂會”將在浙江音樂學院舉行。屆時,各音樂學院的獲獎選手以及杭州西湖笛簫室內樂團、上海音樂學院笛聲賦竹笛室內樂團將帶來精彩演奏;10月29日晚,將在浙江藝術職業學院(音樂廳)舉辦“紀念趙鬆庭逝世二十周年竹笛新生代(浙藝優秀校友)專場音樂會”,聚焦在浙藝二十年以來培養的優秀弟子,趙琦、朱煒、常軼偉、劉鬆濤、楊夢璐、王澤、陳晶鑫、王欣府共演奏九首竹笛作品。




關閉】 【 打印
上一篇:黨史學習教育·辦實事⑦丨文化管理係開展專升本輔導係列活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