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韌、執著、追夢……這群浙藝“寶藏女孩”用實力詮釋越努力越幸運~
步入金秋,天氣轉涼,但在浙藝有這麼一群寶藏女孩,10月19日,在國家獎學金評審大會的舞台上娓娓講述她們火熱的青春故事,拚搏奮鬥、執著追夢的事跡讓人振奮。她們有的是致力於鄉村振興的種文化女孩、有的是梨園追夢的戲曲人、還有的是將舞蹈作為畢生所愛的執著女生……她們用實力詮釋越努力越幸運。
今天,讓我們走進她們的故事,感受她們滾燙的浙藝時光。
戲曲學院黃霜霜:
梨園築夢 藝心向黨
我來自浙江永嘉,幼時的我,在戲曲藝術的浸潤中長大,並由衷愛上了它 。我沒有傑出的藝術天賦,但我有一絲不苟的認真和始終不懈的拚搏。在飾演《蝴蝶夢·劈棺》中田氏一角時,我要穿上七尺長的水袖,完成串翻身、上桌、跪轉等技巧,一次次上桌跪轉,無數遍反複練習,膝蓋、腳腕上常常布滿淤青。一出10多分鍾的戲,往往需要無數個日夜練習才能有一點收獲。
滿十八周歲後,我第一時間向學校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積極向黨組織靠攏,成為入黨積極分子,黨校學習期間獲得優秀論文獎、微黨課二等獎。
我參與學校“以藝戰‘疫’”行動,在老師們的帶領下創作抗疫作品、錄製越音朗誦,獲得浙江省高校思政微課大賽二等獎,校“十佳大學生”、校“三好學生”、“優秀團員”、“獎學金”等獎項。
實習期間,我參加了現代戲《光明歌行》的排練,傳承紅色基因,致敬革命英烈;作為浙藝文化服務誌願團隊中的一員,我支教的足跡到過田間地頭、文化禮堂、工廠校園,遍及北京、江蘇、浙江各地;我參加各類文化誌願服務,關愛特殊兒童、服務老年群體、文化禮堂演出……以實際行動獻禮建黨百年。夢想,在黨的指引、祖國的號召下,更趨真實、生動 。
戲劇係葉珂吟:
奮鬥驅蕭索,不負少年時
我是2019級戲劇影視表演班的葉珂吟。我於逆境奮爭,堅信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上百次的練習去保證萬無一失,滿身傷痕去重現艱辛曆史,在陣陣掌聲中,是幸福是自豪。
七點的早課沒有一次缺席,晚自修最後一個離開,在《駱駝祥子》中感受小人物的堅韌頑強,在《我在天堂等你》中體悟曆久彌新的西藏精神,在微電影《椿》裏走近疫情下的口罩廠,在微電影《家在浙裏》中感受鄉村振興。每一個鮮活的角色,都能夠體悟人生百態,感受無限的精神力量。這種力量也促使我不斷努力、不斷去接近夢想。四個學期,四次綜合成績第一,獲省政府獎學金,學院一等獎學金、二等獎學金,優秀團學幹部、黨校微黨課比賽二等獎等,努力從來都是有回報的。
我積極參與科創,負責項目獲浙江省大學生科技創新計劃(新苗計劃)立項,參與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獲三等獎。參與暑期社會實踐,負責項目“浙藝有戲”精準助農,走進鄉村,助力鄉村文旅發展,負責項目“浙藝有戲”紅色尋訪隊,尋訪紅色足跡,發揚紅色血脈,獲2次先進個人、優秀獎、優秀組織獎。
以青春譜公益,為熱愛迎風雨,兩年來誌願服務總時長超200小時。參與戲劇係關愛自閉症兒童活動,同好友共同開設自閉症兒童戲劇療愈公益課程。麵對疫情“以藝抗疫”,用文藝作品傳達力量,用專業回饋社會,並第一時間投入到疫情抗擊的戰鬥中,同基層黨員衝鋒在前。
音樂係王佳璐:
眼底“藝池”水,胸中“錢塘”潮
我是來自音樂係2017級民樂一貫班的王佳璐,古箏專業,曾8次獲得廳級以上專業類比賽榮譽,31次獲得各類獎項,連續8次獲校級一等以上獎學金,下麵我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我的故事。
我在學習上“拚”。入校以來,我始終在文化學習中高標準,目標明確向著“升本”夢、“考研”夢前行。學業成績連續八次居班級前二,3次獲特等獎學金、5次獲一等獎學金、3次獲“三好學生”榮譽稱號。我始終在專業學習中高要求,持續不斷在專業中成長進步,堅持每天5小時的專業練習,連續8次居班級專業考核第一名,擔任音樂係民族管弦樂團彈撥樂聲部長,已經在“大樂隊”中成為“資深成員”。
我在賽場中“搏”。入校以來,我參與各類比賽20餘次,曾獲浙江省第11屆音樂舞蹈節浙江舞台藝術蘭花獎銅獎2項、優秀獎1項,浙江省大學生藝術節一等獎1項,2次獲新加坡國際古箏藝術交流大會展演賽事獎項,2次獲“敦煌杯”民族器樂大賽演奏獎、金獎,2021年在浙江省第二屆青年古箏演奏家大賽暨第十三屆中國音樂金鍾獎古箏比賽浙江賽區優秀獎。
執著於工作上。入校以來,一直擔任班級班長,主動承擔班級工作,帶頭參與文明寢室檢查、學風檢查等,在塑造班級良好學風中敢於承擔,班級曾獲校級優秀團支部,我個人也獲校級優秀學生幹部、校級優秀團幹部等稱號。
執著於服務中。大學近五年來,我最滿意的一項工作就是成為浙藝青年教學實踐誌願服務團隊的成員,參加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蕭山樓塔“細十番”的傳承保護工作。近兩年,我每周都參與赴樓塔教學,感受跨年齡段的對藝術魅力的追求,為非遺傳承貢獻力量。在校內,迎新、演出、比賽等的誌願者中都有我的身影,累計誌願服務時數500餘小時,先後獲校級四星級、五星級誌願者。
我出生在最好的年代,樹立起堅定信念。曾獲學校黨校微型黨課比賽三等獎、優秀論文獎,“建黨百年故事彙”黨史黨情演講比賽二等獎、知識競賽優秀獎,我不斷在守好紅色根脈、賡續紅色基因中找到更強大的力量和方向。
學業之餘,我也在規劃未來,職業生涯規劃比賽作品《傳文化 寄箏情》曾獲校級賽事獎,更重要的是,我找到了未來的方向。
舞蹈係陳昱彤:
擇一物 忠一生
我是個執拗的人,幼兒園開始學習舞蹈,中考想考浙藝,爸媽認為可惜了我的文化成績,斷然拒絕,可即使上了台州最好的高中,我還是想來,爸媽拗不過我,就改口讓我試試,最終我以專業文化雙雙第一的成績出現在錄取名單中。
我已經記不清楚膝蓋上、腳背上多少次由紅轉青,由青轉黑。後背拉傷、大腿拉傷各種傷痛我都經曆過,而每一次的傷痛和恢複都是身體與舞蹈的一次次磨合與突破。我很享受這種突破的快樂。當別人半個月磨破一雙舞鞋時,我可能一個多禮拜就得換一雙。
高三時,參演各類劇目獲得的省級國家級獎項已達5項。印象最深的是去年疫情過後,參與李毅源老師的原創舞蹈《東流山上杜鵑紅》的排練,並擔任主演。我所需要演繹的角色是新中國第一批女新四軍,她是位經曆過“皖南事變”後唯一幸存下來的戰士——毛維青女士。剛開始排練時,我很難感受到她的情緒,致使整個排練因為我的表演不到位而卡在那裏無法繼續。可不服輸的我就是要挑戰自己,那段時間像著魔了一樣耳機裏不停循環播放著舞蹈的的音樂,想象各種畫麵,直到有一天在我聽了不下幾十遍音樂後突然間被帶入進去,回憶皖南事變的悲憤,戰爭的殘酷,眼睜睜看著戰友一個個犧牲,我哭得停不下來,那一刻我似乎讀懂了她,她也指引著我。記得在參加省大藝節比賽時,因為我表演太過於投入而下巴磕破,我當時以為沒事直到表演結束被老師拉著去醫務室,縫了三四針才知道有點嚴重,但其實都來不及喊疼,我匆匆在縫針傷口上又貼了層不透氣的貼近膚色的創可貼,又連夜奔赴了第二個比賽現場。
流下的汗水成就了《東流山上杜鵑紅》全國大學生藝術節一等獎、CEFA教學成果展演優秀表演獎、浙江省大藝節一等獎、音舞節銀獎等榮譽。排練的日夜,我以教室為家,盡管我經常好幾個排練任務在身,每晚結束都將近淩晨,即使一晚上連續兩個排練結束,我仍然會再留一會兒練習個人劇目,經常回到宿舍已經沒有熱水。我想這就是不斷奮鬥,不斷成長的味道。
美術係胡凱欣:
藝美前行正當時,不負韶華行且知
我來自浙江台州,一個海邊的的小縣城。我的性格幽默,活潑開朗,是個熱心腸的人。我的愛好是養貓、攝影、畫畫和唱歌(我收養了兩隻流浪貓),在班級裏擔任團支書,在係部學生會擔任執行主席,並且也是美術係青年理論小組的組長。
作為學生幹部,我深知要“從群眾來到群眾中去”的道理,為美術係學生工作添磚加瓦。作為美術係執行主席,我參與組織了十餘場活動,誌願服務時長達230.5個小時。作為入黨積極分子,暑假裏,我拜訪了老黨員,聽老黨員講黨的故事。作為班級團支書,每學期組織專題學習會四場,引導同學們學習黨團知識,向黨組織靠攏。假期裏,我參與了暑期工作,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時也收獲了一群可愛的學生。我獲得過一次一等獎學金,一次二等獎學金,以及一次三星級誌願者。我參加了第三十六期黨校政治理論培訓班,順利結業並獲得“優秀學員”稱號。在係部的微黨課比賽中獲得三等獎。大二時通過了英語應用能力A級考試。
從大一隻排在十名左右的我大二考進了班級前五,並在大二第二學期成績綜合素質排名均為班級第一。我取得的進步離不開老師的教導和美術係的培養。在校期間,我參與創作了杭州民間故事連環畫《七星缸》和定格動畫《永遠的豐碑》。這兩部作品我都參與了前期場景和道具製作,中期拍攝和後期編排整合。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因此,我報名參加了英語應用能力四級、教師資格證、普通話等級考試並且有專升本的打算。我認為,人應該在自己最旺盛的年紀,讓自己變得更好。
影視技術係章紫晶:
走在“幕”後的這兩年
自我選擇攝影攝像專業,踏入浙藝的第一天起,我就知道我會成為一名幕後工作者。作為普通高考生,我深知自身的專業基礎不夠紮實,因此我抓住每一次學習機會,讓自己不斷進步。在每一次的創作中,積累實戰經驗。專業課始終保持在85分以上,平均績點總體在上升狀態。
在浙藝的第20天,我加入了影視技術係團總支學生會與校學生會。在係部的工作中,我是同金鵠電影節共成長的影視人,為電影節影視文化講堂的推文製作提供攝影素材,為講好中國故事,拓展傳播領域。目前正在準備第四屆金鵠電影節攝影單元投稿情況的彙總工作。在校學生會的曆程中,我加入了誌願實踐部,成為大家熟悉的小粉紅,在每一場活動中發揮自己的力量。
在浙藝的第381天,我通過競選成為了校學生會誌願實踐部的負責人。我在一場場誌願活動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努力創新。於是,在浙藝的第450天,“青春誌願行”係列誌願服務品牌,首次出現在浙藝青年公眾號上。我們在校園,預防詐騙;在社區,普及交通安全;在幼兒園,講述雷鋒故事;在街道,倡導垃圾分類;在中學,開展創意課堂。
幕後的工作也帶給我很多成長與收獲。在浙藝的第181天,我憑借成績達標與綜合素質排名第一獲得了大學第一份獎學金。目前為止,共獲得一次省政府獎學金、兩次特等獎學金與兩次一等獎學金。我積極進取,是黨校第34期優秀學員。今年5月13日,我成為一名光榮的預備黨員。我積極參與各類黨史知識競賽,在團隊的共同努力下,榮獲學院一等獎與濱江區優秀組織獎。“抗擊疫情”微型黨課中,獲二等獎。在綜合展演季的征文比賽與征集2022年亞運會創意文稿活動中,獲得一等獎。在新苗人才計劃中,主創和參與的項目,分別獲學院優勝獎與一等獎,“雲上詩路”項目目前正在參加大學生“互聯網+”大賽。
文化管理係樓柳婧:
以青春之我 築夢鄉村振興
記得高考那年暑假,三年的奮勇拚搏讓我考得613的高分,超出當年重點線18分,在填寫誌願時,我卻毅然放棄了重點本科院校,選擇了浙藝的文化員班。
做選擇的那一刻很難,但我想起同是金華的著名詩人艾青曾說過:“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句話直擊內心,深深感動著我。20年前,我出生在金華一個普通的家庭,平凡卻充滿溫馨。鄰居阿婆的糖果、父親堅強有力的大手掌、金燦燦的麥田,都像是一種無聲的力量陪伴著我成長。小鄉村的至善至真教會了我要常懷感恩之心,去黨和祖國最需要我的地方建功立業。浙藝獨有的文化員班正是我需要的這樣一個平台,讓我能回到我深愛的這片土地,用我的深情和淚水去回報我的父老鄉親。
當我來了浙藝之後,身邊都是多才多藝的同學,此刻我意識到自己的不足,麵對文化員“一專多能”的培養要求我還有很大的差距,我還需要很多的“零”出發。沒有聲樂基礎的我,要學習複雜的樂理知識;20歲的我,要忍著撕心裂肺的痛去開始舞蹈的基礎訓練……我有無數個想要放棄的瞬間,但一想到遠處默默陪伴我的家鄉山水,我還是咬牙堅持了。麵對“一專多能”的要求,我不斷挑戰自我,文化與藝術兩頭並進,終於取得優異的成績。
我是2019級定向1班的學習委員,是浙藝儀仗隊、校學生記者團的一份子,是中共預備黨員。三年來,我的成績始終保持在班級前三,先後獲校一等、特等獎學金、浙江省文化員專項一等獎學金、浙江省政府獎學金。努力學習的同時,我也踴躍參與校內外的各類活動,2019年獲得浙江省青少年藝術創新大賽金獎。2021年,獲第十五屆百花獎浙江賽區一等獎。2021年,獲得浙江省第十七屆“挑戰杯”三等獎。除了參與競賽活動,我還致力於公益活動,獲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證書、“馳援全國水災”捐贈證書。
每年寒暑假,我都會回到家鄉開展社會實踐。我在農村文化禮堂,和村裏的伯伯大嬸們打交道,教他們跳廣場舞,給他們做普法宣傳,組織他們做核酸檢測……還有不到一年的時間,我即將走向工作崗位,正式成為一名鄉鎮文化員。我的工作崗位可能沒有閃耀的舞台,也沒有精致的妝容。有的可能隻是埋頭伏案的堅持,蓬頭垢麵的堅守和絕不後悔的堅韌……但我想每個人都有追求精神富有的權利,共同富裕文化先行。作為鄉村走出來的我,願意為鄉村文化奉獻我畢生的心血。
回顧評審大會現場
10月19日,浙江藝術職業學院2020-2021學年國家獎學金評選大會在圖書信息中心報告廳舉行。校黨委書記薛亮,黨委副書記夏開堂,黨委委員、副院長沈軍甫,黨委委員、組織部部長劉楊出席,相關部門負責人,各院係負責人、輔導員和院係學生代表180多人參加。
七位候選人結合專業學習、社會實踐、工作和生活經曆,從理想信念、專業素養、道德風尚、人文情懷、社會工作與誌願服務等不同角度講述自己在浙藝學習的收獲和心得,精彩的演講、豐富的經曆和成功的收獲,感染了現場師生觀眾,掌聲不時響起。
薛亮作講話,他表示,國家獎學金是一項很高的榮譽,七位參加展示的同學事跡感人,不僅在專業學習上是佼佼者,同時在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麵表現出色,是優秀大學生的代表,充分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新時代學校立德樹人的優秀成果。他對在座學生特別是2021級新同學寄予厚望,希望今後有更多優秀的同學登上國家獎學金評審展示的舞台。
夏開堂現場宣布獲得2020-2021學年國家獎學金推薦人員名單,分別是文化管理係樓柳婧、戲曲學院黃霜霜、音樂係王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