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合作 文化為民 ——我校戲曲教學成果彙報亮相社會舞台
9月26、27日晚,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戲曲學院在餘杭區美麗洲大舞台、上虞道墟錢上村文化禮堂開展“校地合作、文化為民”教學成果彙報演出。兩場演出,場場座無虛席,動聽的樂曲、婉轉的唱腔、精彩的表演,贏得台下掌聲陣陣,現場彙聚成了歡樂的海洋。
演出在戲曲藝術與舞蹈相融的戲舞《戲韻》中開場,如水婉約的越劇聲腔、耳熟能詳的戲曲音樂、飄逸優美的舞姿身段在台上綻放,吸引台下觀眾目不轉睛凝神關注。緊接著,鑼鼓鏗鏘中,越劇折子戲《梁祝·回十八》《穆桂英掛帥·轅門外》《白蛇傳·斷橋》《二堂放子》次第登場,參加演出的演員們最小隻有14歲,最大也隻有18歲,她們雖年齡不大,但唱、做、念、打樣樣俱全,唱腔跌宕起伏,表演細膩傳神,惟妙惟肖地演繹著一個個生動鮮活的舞台人物。在傳承越劇藝術的道路上,戲曲學院戲曲表演專業師生守正創新,在傳統藝術中融入時尚元素,一曲曲越歌、戲舞令台下觀眾耳目一新。
台上演出離合悲歡動情感人,精彩表現贏得觀眾熱烈反響。“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了不起,小小年紀唱得如此到位、演得如此逼真。”戲迷錢阿婆看得頗為感動。家住人民廣場附近的朱大伯對學生們的表現讚不絕口。他說,越劇最重要的是唱,小演員們的唱腔咬字,字正腔圓,隔著很遠都能聽得清清楚楚。他的兒媳婦方嫂是戲曲發燒友,平常愛聽越劇和婺劇。她說:“這些演員唱作念打都很出色。像《斷橋》這折戲,對演員的唱功有很高要求。台上小演員們基本功紮實,一招一式都不含糊,路子正,功夫好,演出很精彩。”
戲曲學院此次教學成果展無縫對接地方文化服務,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歡迎。餘杭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局長戴園麗表示:“演出很有質量,很受當地老百姓歡迎。希望這樣高質量的演出能多來演幾場。我們跟浙藝的合作已有很長時間,今後希望在文化服務、文化惠民方麵開展更多形式的合作。”
同學們通過演出實踐,不僅鍛煉了專業技能,還加深了文化服務的意識,17越劇一貫班張寧告訴記者:“實踐演出忙碌又充實,通過舞台不僅學習到了很多專業知識,還對學習有了新的思考。”同學們還說,演出中體會到了團隊合作的力量與價值,感受到了師生間的協作與傳承,很暖心,很美好。
近年來,戲曲學院致力於戲曲表演人群的培養,在教學中探索與實施“現代學徒製”,依托“山水課堂”重要陣地,融戲曲表演於旅遊人文,設專業課堂於社會天地,集地域舞台於藝術教學,在打造“山水課堂”全真實境實踐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尋求文旅深度融合、產教全麵合作。一場場的亮相演出、一次次的對話交流,浙藝學子在擁抱青山綠水中與傳統戲曲互動,在寄情於山水間感受藝術舞台魅力,為助力地方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吟唱出動人的“浙藝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