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起讀詩|浙藝“演繹工坊”原創作品——情景詩《最美逆行者》
疫情期間,戲劇係省級專業帶頭人、戲劇係教授荊芳秉著向逆行者致敬的創作激情和感動,集結“演繹工坊”團隊成員,第一時間創作抗疫主題作品——情景詩《最美逆行者》,用真摯的情感將防疫抗疫中湧現出的先進事跡、典型人物,通過朗誦、演唱等藝術形式展現,雲製作上線,為抗疫一線人員加油鼓勁,體現了浙藝人的責任與擔當。荊芳名列浙江省文化和旅遊係統2020抗疫“二月英雄榜”先進個人名錄。讓我們再次回味這首情景詩,重溫抗疫中的感動。
情景詩《最美逆行者》
甲:2020年,農曆庚子鼠年,這個春節,注定那麼不尋常。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從武漢蔓延開來,鍾南山院士那句擲地有聲的話“人傳人,沒事不要去武漢”,牽動著無數人的心。在這場戰役中,有那麼一群“逆行者”,他們不畏艱險、勇往直前赴前線,他們值得我們永遠銘記。盼平安,盼凱旋。武漢加油,中國必勝。
乙:2月2日淩晨4點,當大地還在沉睡的時候,杭州樹蘭醫院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帶領團隊從杭州出發抵達武漢。稍作休息,她就直奔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作為已經73歲高齡的她,疫情期間一直沒有休息,甚至沒顧上吃幾口熱飯。她說:“作為感染科醫生,控製傳染病是我們的責任。我現在已經做好長期在武漢奮戰的準備,與武漢的醫務人員共同奮鬥,至於什麼時候回杭州我沒考慮過。”
丙:從浙江到武漢,有一種美麗讓我們終身難忘。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的護士單霞,在抗擊疫情的這些日子裏,她“光頭護士”的自拍照刷屏了社交媒體。當她孩子看到她這種發型,都不敢喊一聲媽媽。她的同事、朋友、親人,看到她時心情都變得很沉重。有人說在她身上看到了力量,更看到了勝利的希望,她說:“頭發沒了可以再長,現在拚盡力量去救更多人。身為醫護工作者,這是職業所賦予的職責。”
丁:“趙英明,平安回來!你平安回來,我包一年的家務!”的短視頻感動全國。視頻女主角趙英明是一名護士,在她馳援武漢時,丈夫喊出了這句“最美情話”,1月25日,趙英明執行援助武漢的任務,丈夫不理解。她說:“我是一名黨員,關鍵時刻理應義無反顧。”在收拾行李箱時,趙英明發現了一份特別禮物。一些打理頭發的小鋼夾子、膠圈和暖寶寶。“這是丈夫悄悄放的,他默默對她說:“你守護著病人,我守護著你,我等你回來。”
丙:中大五院感染呼吸科醫生王怡然,1月29日,她就要步入婚禮的殿堂,可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她的計劃。1月18日一大早收到增援的通知,王怡然說,來不及跟未婚夫和家人多說,沒有想太多,換好衣服奪門而出,加入了這場抗擊“新冠”的戰役。她說:“我對不起未婚夫,對不起家人,但我是一名醫務工作者,這是我應該做的事。希望這場疫情早日結束,希望我的同事、患者都平安。”
丁:河南省援助湖北醫療隊成立了臨時黨總支,在黨旗下,醫療隊醫師萬琳、楊默,護師李曉豔、劉瑩等同誌遞交入黨申請書。萬琳在入黨申請書中寫道:“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向黨組織提出申請,並向黨和人民許下莊嚴承諾:我誌願加入中國共產黨,全力以赴、抗擊病毒,不計報酬、無論生死、逆風而行,為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身體健康而奮鬥!”
甲:從中央到地方,都在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已組織駐武漢部隊醫院派出40名醫護人員,在武漢展開救治工作。450名解放軍醫療隊隊員和一批醫療物資已經抵達武漢。軍隊抽組1400名醫護人員支援武漢“火神山”,很多市民大喊:“救星來了!希望來了!”一個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傳來,一件件抗擊疫情的事件讓人感動。在這非常又特殊的日子,我們一起攜手向前!
乙:單霞、萬琳、84歲的鍾南山
甲:趙英明、王怡然還有73歲的李蘭娟
丙:他,他,還有他,還有很多我們不認識的人
丁:就是他們,在國家的號召下,在黨的指揮下,逆行而上,不畏艱險
甲:也許,我們無法將你們的姓名一一呼喊
乙:也無法把你們的年齡一一計算
丙:但我們知道你們和我們一樣,普通而平凡
丁:當危險來臨時,你們毫不猶豫地升起了在巨浪中的風帆
甲:武漢加油,你們並不孤單,全國人民和你們一起戰鬥!中國加油!我們有堅強的中國共產黨領導!我們會向全世界展示能戰勝任何艱難困阻的中國!
合:武漢加油!中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