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藝”戰疫|浙藝美術係教師鄭利權“抗疫詩詞“主題書法展上線
創作感想
書法是時間的藝術,也是時代的藝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肆虐,“武漢疫情”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抗疫”成為這個特殊的時間段賦於每一位書法家的時代命題。疫情突襲,全民抗疫,作為一位書法家,理應拿起手中的毛筆,以充滿激昂向上的真摯情感、以藝術為力量,聚集正能量,記錄和謳歌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工作者的大愛情操與英勇事跡,勾勒共克時艱的手足情誼,傳遞人間真情、弘揚社會正氣,營造堅決打贏疫情阻擊戰的良好氛圍,從而展現新時代文藝工作者的擔當與情懷,也是原創意識與時代精神的最好表達。
書為心畫,言為心聲。此次為抗擊疫情所創作的書法作品,自2月初開始構思與創作,寫的內容多為網上有代表性的詩詞作品,將“抗疫詩詞”化為日常書寫,創作形式以書法小品為主,從近30餘件作品中遴選了12幅進行專題展示,以詩言誌,以書戰疫。雖然與詩詞作者素不相識,但能感受到詩中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堅定信念,並試圖把這種信念通過筆墨表現出來,給人以必勝的信心。通過書法創作,聚焦疫情防控一線,抒發愛國情懷,傳遞正能量,這就是我的創作動機。
書法作品
釋文:肺疫肆虐地,烽火正連營。漢江流水盡,猶見逆行兵。誰家無子女,誰家無父兄。憑藉血與火,毅然決死生。愧我能量負,聞之亦動情。所奈人卑微,難為震雷聲。唯執心頭念,兼秉赤子誠。拜祈上蒼佑,莫奪諸豎名。早送瘟神去,再與哭安平。蔡賢標詩《聞全國醫護人員奔赴馳援武漢疫區》.
釋文:此去降妖士氣豪,丹忱似火白衣驕。仁心救患衝前線,醫者憂民鎮毒囂。漢水泣,國旗飄,鍾馗執劍有神招。陰霾一散迎春色,雨後霞紅日更高。封玉華詞《鷓鴣天?向赴鄂醫療隊致敬》。
釋文:冠毒逞凶,頑雨泣江城,怨風洌雲愁,春無色,切切暄陽,盼白衣戰魔疫,去路三千遠,誌豪情,驅邪氣,奏凱平安返。張裕明詞《卜算子?浙江醫務工作者赴武漢支援抗毒有感》。
釋文:聽風聽雨,長坐愁荊楚。鴻信每來驚魂去,消息憑翻四處。簷漏已作憂聲,百無一用書生。揖向白衣梅使,千裏聊寄春情。何春英詞《清平樂·抗擊疫情》。
釋文:火神山動漾春風,總理親臨察疫情;一句加油呼武漢,萬民振奮續龍征。耿萬華詩《武漢加油》。
釋文:毒疫凶邪,鄂緣起、眾民恐悸。怎經得、淫風淒雨,流言頻起。春節喜慶無處覓,親人相聚談何易。市空巷、無念走親朋,傷情誼。頒政令,號角起。全國動,驅陰癘。調醫界精英,同赴凶地。封邑限航防蔓襲,千軍奮起清邪祟。正風勵,清氣蕩神州,禽歸唳。劉文清《滿江紅?庚子新春感懷》
釋文: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萬裏,巡天遙看一千河。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毛澤東詩《送瘟神》其一。
釋文: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毛澤東詩《送瘟神》其二。
釋文:冠魔擾域勢橫流,楚水湘山一種愁;天濕畏看旬日雨,霜灑還上布衣頭;爭誇素服如神蒞,不信紅司有異謀;困宅待聆江漢棲,白雲黃鶴共悠悠。石印文詩《時疫有作》。
釋文:入耳紛紛暮雨聲,朔風吹徹武林城。萬家樓閣燈初起,一隊醫生夜出征。此去應知春疫虐,今來偏向楚天行。更言舍我其誰是,能挽高山於既傾。潘律標詩《致浙江赴武漢醫療隊》。
釋文:庚子元宵,風也悄悄,雪亦皎皎,隔空慰問慶元宵,但願人長久,心香薦鵝毛。意棄陶陶,群遠梟梟,嬋娟千裏披戰袍。新歲春來早,湯圓共良宵。謝柏樑詞《庚子元宵》。
釋文:縱使天涯各一方,同心荊楚問蒼茫;霧霾再甚終將散,且待明朝看豔陽。劉鶴詩《武漢戰役》。
作者介紹
鄭利權,係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書法家協會理事、浙江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團成員、浙江省文化廳優秀專家,現任浙江藝術職業學院美術係組織員、美術專業副研究館員。
從事浙江美術研究與書法、國畫、篆刻創作20餘年,2016年書法創作項目入選國家藝術基金項目並獲滾動資助,在《中國書法》《中國書畫》等核心中文期刊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書畫作品多次參加國家級、省級專業展覽並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