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藝新聞

浙藝演藝校內外雲聯盟,以《光芒》致敬抗疫“逆行者”

出處:戲劇係 文字:吳婉寧 編輯:王玲瑛 時間:2020-02-22
字體: 放大 縮小

麵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眾多“逆行者”奔赴抗疫前線,他們以身軀鑄就抗疫的鋼鐵長城,以自己生命護衛人民的生命,譜寫著中華民族複興征途上的一段偉大傳奇。在“逆行者”們舍生忘死的大愛之下,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各係部滿懷熱情以藝戰“疫”,戲劇係表演藝術專業師生以作品《光芒》致敬戰疫中的逆行者。

心有《光芒》大愛無疆

歌曲《光芒》由表演藝術專業18級學生和畢業生根據既有音樂創作而成,他們聯盟創編歌詞、錄製歌曲、製作視頻。曆屆學生線上聯手,通過雲合唱形式,以實際行動向全國抗疫戰線“逆行者”致敬。作品在荊芳、楊曉浤、吳森、胡富鈞和石佳等老師的策劃、組織與指導下進行,也是演藝專業的一次空前合作。

《光芒》

劃:荊芳楊曉浤

作詞編配:盧育奇薑正旭齊麟王楠

視頻製作:盧育奇薑正旭

作品指導:楊曉浤吳森荊芳

錄音指導與製作:胡富鈞

視頻文字指導:石佳

作品演唱:(18演藝)盧育奇 薑正旭

鄭澤昊程莎軼王淑梅

特邀演唱:蒼賽男何佳瑤齊麟孫欣業

盛靈慧蔡慧怡張歡楊王楠

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演繹工坊”創作出品

《光芒》在激情和力量中誕生,製作團隊同心協力,克服種種困難。2月上旬形成作品初稿,調整錄製方案後,19日上午十點完成團隊集結,20日晚上九點就收齊了10多位演唱者的錄音,短短35個小時內完成了聲部編寫、分配、歌詞修改等一係列工作,而後又立即進行音頻製作和視頻修改。每位參與者自發積極地主動工作,直至深夜。由於大家分散各地,不能集中到錄音棚,而是通過手機或電腦錄製,使得合成難度大為增加。在老師們指導和幫助下,一一得以解決。

荊芳感慨:“這次是18級學生與畢業生合力完成,融洽度之高,凝聚力之強都讓人內心深處感動無比。這也是演藝的力量,隻要需要,召必回。”談起這次團隊合作,楊曉浤頗為動容。這段時間大家常常持續工作到深夜,每個人全力付出,不提困難,不計得失。她說:“每個人都是戰疫一分子。‘逆行者’在前線奮戰,我們也不能安閑於後方。這次以《光芒》為集結,以網絡為聯接,以藝術為戰鼓,以歌聲戰疫情,致敬黨和國家,致敬全國‘逆行者’,貢獻一分藝術力量。”吳森覺得,這次疫情牽動著每一個國人的心,大家都在用不同方式相互鼓勵、加油打氣。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同時也是一名教師,希望通過歌聲致敬所有為這場戰鬥奮戰的勇士,《光芒》既是加油鼓勁,也是對這一特殊階段的記錄。

校內外集結線上雲聯盟

《光芒》召喚下,在校生和畢業生通過網絡雲聯盟。參加創編錄製的有薑正旭、鄭澤昊、程莎軼、王淑梅等5位18表演藝術班學生,和13級盛靈慧、15級蔡慧怡、16級王楠等8位曆屆演藝畢業生。以下為部分同學的采訪記錄。

《光芒》主創之一的盧育奇(18級表演藝術班學生)是一個頗有想法的男生。他談到,自己在音準方麵有一些問題,但老師一直鼓勵和幫助他尋找屬於自己的風格。他說,楊老師告訴他:“要學會揚長避短,找準自己的定位和特點”,“以真誠的態度完成一首屬於自己的作品,是一種幸福。”疫情爆發帶給他很多衝擊和觸動,尤其是抗擊疫情中的逆行者們。談及題目“光芒”的由來,他神采奕奕。他說,在他心裏,逆行者們就是一道道光。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建造雷神山火神山醫院的建築工人、堅守崗位的警察、社區工作者和各個戰線人們皆為光芒,他們驅散疫情黑暗,把中國照亮。

蒼賽男(10級表演藝術班)現為錢江浪花藝術團主持人和演員。作為這次聯盟的大師姐,她說,現在學校很多畢業生在省文化事業一線貢獻力量,以老師們為榜樣,承擔起文化使命和擔當。

齊麟(12表演藝術一貫班)是同花順樂隊主唱:“這次應專業帶頭人荊老師和班主任楊老師之邀,回到演藝大家庭進行抗疫宣傳合作,感到非常振奮。”

孫欣業(12表演藝術一貫班)目前就讀於上海戲劇學院音樂劇專業,他深切感受到此次行動中一呼百應的力量與超強的凝聚力。他說:“無論身在何處,永遠都是演藝一分子!”

何佳瑤(12表演藝術班)是黃岩區文化館幹事,正參與當地疫情防控工作。她告訴記者,現在能做的就是盡可能在外助攻打贏這場戰疫。“錄音那天,我剛好在疑似病例小區前守衛,一邊錄唱一邊站崗,內心很振奮,感到分外有力量!”

張歡楊(16表演藝術班)是杭州歌劇舞劇院青年歌手。他覺得能有機會和曆屆校友一起為抗擊疫情的逆行者們加油,意義非常。“讓我們通過雲聯盟,銘記偉大的白衣天使,凝聚力量打贏這場戰疫!”

疫情擋不住春的腳步,曙光已然在前方。通過此次校內外攜手,也充分展現了演藝學子的協作力、凝聚力和戰鬥力和浙藝學子“校若召,召必回”的深厚情誼。

心有“光芒”,春暖花開可期,遠方就在眼前!


關閉】 【 打印
上一篇:浙藝校友楊茹文以歌曲《深呼吸》致敬“逆行者”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