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克時艱,浙藝學子的戰“疫”故事
當前,全國正在進行一場艱巨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眾誌成城,共克時艱,已是共識。這段時間,浙藝人紛紛發揮藝術院校專業特長,通過朗誦、舞蹈、音樂、詩歌、繪畫、書法、海報等方式投入這場全民疫情阻擊戰,科普防疫知識,致敬一線逆行者,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有些教師黨員主動報名街道、社區的誌願活動,對來往人員進行體溫測量,信息登記,做防疫宣傳等。
浙江藝術職業學院還有一群學子,在做好自我安全防護的同時,以行動為打贏疫情防控狙擊戰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從春節前起,她就堅守在防疫一線
文化管理係17鄉鎮文化員班葉蒙霞
1月21日,三門縣珠嶴鎮召開緊急會議,吹響“集結號”,要在當地築起一道堅實的“防疫牆”。正在那裏實習的葉蒙霞被編入隊列,成為一線防疫工作隊伍一員。葉蒙霞是浙藝文化管理係17鄉鎮文化員班學生,由三門縣定向培養。
這段時間,葉蒙霞做過的工作很多,上門摸排外地返鄉人員和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在高速路口給來往車輛作登記,在村口卡點值守,和工作組一起關停人員密集場所,張貼居家觀察標識,給村民發放口罩,統計摸排表格等。村莊大喇叭,防疫作用大,在學校學過朗誦等專業技能的葉蒙霞當仁不讓成為“主播”,每天通過廣播宣傳防疫知識。她還利用學校學過的傳播技巧,在珠嶴鎮疫情防控指揮中心製作微信公眾號文章推送,宣傳防疫抗疫。
1月26日大年初二,珠嶴鎮再次組織召開防疫工作部署會,要求全體幹部立即取消休假,全力投入防疫工作。葉蒙霞說,從早上8點到晚上8點,大家都守在崗位上。最忙的時候連中午眯會都沒時間。她服務的珠嶴鎮獨山村被列為重點防疫村,疫情防控任務相當重,至今她還跟著社會事務辦公室負責人李陽忙碌在防疫一線。
連除夕那天,他都守著這扇門
美術係18廣告班龔王鯤
1月20日,鍾南山院士在央視證實了新冠肺炎有人傳人現象。浙江著手布置相關,把全社會迅速動員起來,嚴格排摸傳染源,阻斷潛在的傳播途徑,對湖北等外地返鄉人員進行隔離觀察。美術係18廣告班龔王鯤就是這時加入誌願者隊伍,每天去隔離人員屋外嚴守,連除夕、正月初一都不例外。從1月22日開始至2月5日,整整14天,風雨無阻。
值守期間,龔王鯤每天早早從家出發,從上午8點半到下午3點半一直守在隔離人員樓下,中間不能離開,中餐也由社區送來。他家和隔離人員家其實不遠,屬於同一個小區範疇,但龔王鯤經常開車過去,因為下雨時,可以躲到車裏避雨。
疫情這麼嚴重,為什麼衝到前麵去當誌願者?龔王鯤很直男地回答,又不是第一次當了,而且社區有發口罩。龔王鯤一直熱衷公益活動,是一個資深誌願者,斑馬線禮讓行人,他做過引導員,社區搞活動,他參與組織幫忙……這次當誌願者,更是和爸爸一起上陣,父子都參加了值守。“就當是為社會貢獻我們一點小小的力量吧。” 龔王鯤說。
捐出課外收入一萬元,他說略盡綿薄之力
文化管理係18文物班周浩楠
文化管理係18文物班周浩楠,2月1日默默為湖北防疫抗疫捐了10000元。這筆錢是他自己課外的收入,周浩楠課餘時間有做珠寶設計工作,慢慢積攢下來的。
這段時間,周浩楠的心情就像一張網上流行的圖片,天天在穀底和峰頂忽上忽下。他覺得自己一定要為這次防疫抗疫做點什麼。“我剛開始做珠寶設計時,有很多來自武漢的朋友,還有相當一部分客戶是湖北的,都非常支持我,給我提建議,熱情購買,我們都成了朋友。天天在網上看到鋪天蓋地的疫情報道,我想幫助他們。經過幾天觀察,選擇了韓紅慈善基金會。”那天他發了一個朋友圈說,這場災難,讓我們一起度過。
疫情打亂了周浩楠的學習和創業節奏,他想對湖北人生活的影響更不用說,自己的一點心意希望能幫到一點點忙。這段時間,他一直安靜在家待著,“大家都不出門,不給國家社會增添負擔。在大難麵前,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這點我很不認同,今天的武漢有可能就是明天的自己。這場大難,讓我們一同度過。”周浩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