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藝新聞

雙高建設在路上|《大武》摘金,我校在省第11屆音舞節獲13個獎項

出處:宣傳部 文字:張瑞家 圖片:音舞節組委會 汪谘辰 編輯:王玲瑛 時間:2020-11-06
字體: 放大 縮小

近日,第11屆浙江省音樂舞蹈節決賽在寧波落幕,連續5天,聲樂、器樂、舞蹈項目同台競技。浙江省音樂舞蹈節是浙江省音樂界、舞蹈界的最高賽事,每三年一屆,是浙江省的重要文化品牌活動,也是推出新人新作、繁榮舞台藝術的重要陣地。

微信圖片_20201106153233.jpg


本屆音樂舞蹈節共有324件新作品、近2000名選手報名參賽。經過層層篩選,根據專家評委評審意見,最終選出101件作品進入決賽。評委表示,今年的作品題材非常廣泛,創作手法十分多元,反映了浙江近幾年來文化創作的最新成果。


我校在本屆音舞節共獲13個獎項:

金獎作品:民樂獨奏《大武》

銀獎作品:群舞《這裏黎明靜悄悄》《蓮鼓越歌行》

銅獎作品:獨唱《映像杭州》、民樂重奏《憶長安》《夏夜聞笛》《海上絲路情》、群舞《見證》

優秀獎作品:聲樂組合《水印》《倒采茶》、民樂獨奏《秋社》、民樂重奏《越·風》、西洋樂重奏《采茶主題變奏曲》

《大武》.jpg

《大武》


群舞《這裏的黎明靜悄悄》3.jpg

《這裏黎明靜悄悄》


群舞《蓮鼓越歌行》.jpg

《蓮鼓越歌行》


《印象杭州》.jpg

《映像杭州》


《憶長安》.jpg

《憶長安》


《夏夜聞笛》.jpg

《夏夜聞笛》


海上詩路情.png

《海上絲路情》


群舞《見證》2.jpg

《見證》

115日頒獎典禮上,由我校舞蹈係青年教師李毅源、趙瓊琳、楊博文等編創的群舞《這裏的黎明靜悄悄》作為獲獎作品代表受邀演出。音樂係青年教師夏金甌和盧偉作為“音舞節”和“新鬆計劃”金獎獲獎代表參加了頒獎典禮。夏金甌在音舞節決賽演奏的《大武》得到了評委專家一致好評,獲器樂類.民樂組第一名,繼在新鬆計劃中獲彈撥樂組一等獎後又拿下了音舞節金獎。多年擔任音舞節評委的作曲家、上海音樂學院教授王建民評論,每年參加比賽的作品都有進步,而且一年比一年好。古箏獨奏《大武》很打動我,雖然是獨奏,但整體表現力,演奏水平和曲子都不錯。《大武》是夏金甌向著名青年作曲家陳哲女士委約的新作品,曾於2019年在杭州大劇院夏金甌古箏獨奏音樂會上演,為古箏獨奏、打擊樂伴奏形式。備賽中,夏金甌與我校青年教師李根精心打磨作品的每一個細節,最終以獨奏形式力壓器樂類重奏、協奏及大型樂隊合奏作品,拔得頭籌。她說,作為一名浙藝人,能代表熱愛的學校站上全省音樂最高賽事領獎台,由衷感到驕傲和自豪,榮譽屬於浙藝。

微信圖片_20201106153251.jpg

微信圖片_20201106153248.jpg


盧偉作為“新鬆計劃”全省青年演奏員大賽拉弦組一等獎第一名參加頒獎典禮。他一直認為最影響學生的是言傳身教,所以雖然備賽辛苦,但每有比賽他都主動請纓參加。比賽中不論是清拉《月牙五更》,複賽《莽原情》,還是決賽的《河北花梆子》,盧偉都用情融入每一次演出,他在經過反複思量後將小樂隊形式改為僅用揚琴和板鼓的簡單伴奏。這無疑需要很大勇氣。“用最少的人發揮最大的作品能量”是盧偉一次次排練打磨加工時一直貫徹在心的話,化繁為簡,返璞歸真。“能作為浙江省新鬆計劃青年演奏員大賽的金獎代表,站在頒獎典禮現場,很榮幸也很驕傲,感謝一直以來相伴的家人和朋友,感謝學校。”盧偉說。

IMG_9654.JPG


比賽落幕了,但奮力拚搏的人生舞台還在繼續。

“我是浙藝人,我為浙藝驕傲。”這樣的信念會一直紮根在每個同樣懷揣著夢想和刻苦努力的浙藝師生心中,等待有朝一日長成參天大樹。繼續迎風奔跑吧,浙藝人!


關閉】 【 打印
上一篇:雙高建設在路上|喜訊連連捷報傳 碩果累累譜新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