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脈鄉傳,花開萬家——農村文化禮堂展演教學研討活動舉行
農村文化禮堂是農村“實現精神富有、打造精神家園”的重要載體,讓高雅藝術走進鄉村,用文藝作品美好心靈,讓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走近每一個人身旁,一直是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在農村文化禮堂建設活動中努力的目標。
11月2日,浙江青年實驗藝術團有限公司策劃的“藝脈鄉傳,花開萬家”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展演教學研討主題活動啟動。活動經過一個多月籌備,分別在溫州平陽,麗水龍泉等縣市進行了為期3天的教學、研討、演出係列項目。
我校退休教師宋蘇明(主任舞台技師),青年骨幹黃德聰、朱靚三位教師組成的舞台技術講師團,分別就舞台監督及演出管理、聲樂基礎與調音台使用、舞台化妝基礎及技巧等內容舉辦了6場講座。宋蘇明傾囊相授,送去了滿滿幹貨,闡明了舞台監督的崗位職責作用、條件、任務等,介紹了燈光設計、音響效果、舞台道具的作用,說明了導演和舞台監督的區別。黃德聰介紹了聲音的基本概念,調音台輸入輸出接口、麵板旋鈕和按鈕的功能和基本使用技巧,具體分析在舞台現場擴聲嘯叫產生的原因,並通過音頻實時分析工具找到嘯叫頻率,減少或避免演出中的嘯叫聲。朱靚從舞台化妝基礎知識開始普及,詳細介紹舞台化妝的定義及分類,講解了“三庭五眼”等麵部的結構知識,邀請與會人員參與現場示範實操及答疑互動。
來自各個鄉村的60餘位文化站負責人參加了教學培訓,他們仔細傾聽認真記錄。會後紛紛表示,這樣的實訓教學特別實用,希望能獲得學校的長期培訓,也希望能到學校進行更專業的進修。經過這次培訓他們對舞台技術和舞台管理的認識更加清晰深刻,會將所學知識積極運用在今後工作中,通過不斷實踐進一步提高舞台技術和舞台管理水平。
平陽縣和龍泉市兩地政府及相關文化管理部門領導召集了鄉村文化站負責人,和我校就農村文化禮堂工作進行深度探討。我校教學實踐部主任陳芬芳重點介紹了校屬企業浙江青年實驗藝術團有限公司的概況,以及服務社會和地方文化建設的相關體會。文化站負責人也分享了工作中成功的經驗,提出工作中存在的難點問題,與會人員重點就缺乏編創人才、資金不足、人力不足等問題展開深入交流。
我校副院長支濤表示,基層文化工作站工作壓力大,難點多,學校一定會盡量滿足基層需求,充分發揮我校專業優勢,利用好在校學生的假期時間,打通教學幫扶渠道,同時向與會人員推薦了學校定向文化員招生相關政策,鼓勵大家積極推薦優秀人才報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