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藝新聞

賡續曲藝新能量 ——2020年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培計劃非遺曲藝培訓班在浙藝開班

出處:繼續教育學院 文字:葉希 編輯:管理員 時間:2020-11-17
字體: 放大 縮小

11月16日,由文化和旅遊部、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主辦,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承辦的“2020年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培計劃——非遺曲藝培訓班”在浙藝繼續教育學院開班。30名來自全省蓮花落、走書、鼓詞、道情4個曲種的曲藝表演人員和試點書場管理及專業人員參加了此次培訓。


開班第一課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參事原浙江省文化廳廳長浙江省非遺保護協會會長楊建新講授,他圍繞《浙江非遺工作的回顧與經驗》進行專題教學。


浙藝繼續教育學院院長周麗芳作開班致辭。談到,非物質文化遺產承載著曆史、賡續著文明,做好非遺保護、傳承、發展,關係到文化血脈的傳承、精神家園的維護、和諧文化的建設。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文化建設高度重視,從戰略和全局上作了規劃和設計,首次明確提出了建成文化強國的時間線,為未來我國文化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此次培訓班是為了更好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非遺保護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進一步夯實非遺曲藝的保護、傳承、發展責任,提高保護、傳承、發展能力。

周麗芳就我校非遺研培項目和培訓成果做了簡要介紹,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在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發展的新任務、新部署、新要求中,主動承擔非遺傳承人群培訓工作的任務。始終秉持“延習傳統技藝,革新時代表達”理念,以“強基礎、增學養、拓眼界”為目標,立足學校優勢,特邀行業專家等,形成非遺研培智庫。強化“堅守工匠精神、突出技藝同承、引導尚美表達”的研培教學思路,逐步形成既規範係統又量身定製式的培訓模式。


本次培訓班為期30天,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采用“線下集中授課+線上互動教學”的模式,利用學校在表演藝術的特色,重點圍繞非遺曲藝的理論、傳承、創新、推廣等設置課程內容,通過省內外曲藝屆專家學者和互聯網、表演藝術運營管理的專家的專題授課,學員培訓成果轉化實踐彙報,專家對學員創作作品加工、輔導,旨在提升傳統曲藝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和創新管理能力,提升其在當代社會生活中的傳承實踐能力,從多角度多層次涵養新時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能力和水平,培養了一批沉的下、留得住、用得上的非遺傳承人才。


關閉】 【 打印
上一篇:黨委書記薛亮為黨校學員上黨課 下一篇: